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文化遺產連遇生存危機 扛不動“發展”大旗

2013/4/16 19:14:59 點擊數: 【字體:

  古寺廟、古建筑、古墓連遇生存危機

  “文化遺產”扛不動“發展”大旗

  記者  諸葛漪

  寺廟留下,僧人搬家;老宅“留學”,物是人非;古墓被掘,滿目瘡痍……從西安興教寺“申遺”之爭,成龍捐獻古建筑給新加坡,再到早前南京古墓被破壞,春季萬象更新,是“破土動工”的好時節,“文化遺產”由于歷史原因占據了優越位置,發展潛力蔚為可觀,常成了首要“破土”對象。保護聲浪此起彼伏,每次都能成為網絡熱點,時間一長,卻在現實面前冷下來。再有文化的建筑扛上“發展”大旗,也得“松松筋骨”、動一動。

  沒有僧人的寺廟如何申遺

  備受關注的興教寺,暫告一個段落,拆除范圍限于新建的興慈樓、方丈樓、齋堂、僧舍等,讓關心古寺存亡的人們松了一口氣。然而這個消息沒有讓興教寺僧人滿意。興教寺提交《關于退出申遺工作的報告》稱,如果拆除興慈樓等建筑,興教寺的寺、塔一體性和歷史真實性將被破壞;玄奘塔千百年來一直由僧眾全體守護,如果拆除僧舍、齋堂等新建建筑,將僧眾和寺塔分離,將顛覆千年傳統。興教寺住持寬池法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我們沒有地方住,沒有地方吃,怎么申遺? ”

  安置興教寺僧眾標準達到 “拆一還一,甚至還二”,被網友戲稱為“補償頗高”。大多數人聽到玄奘塔等古建筑不會拆,松了一口氣,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卻直言,擔心僧人被全部遷出興教寺,寺院成為被開發的文化園區,“今年不會,明年、后年呢? ”

  給保護對象分等級就是找托辭

  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質疑,“為什么要把文物保護分為一二三等,在我看來,分等級就是找托辭,等級不高的,就可以隨便拆嗎? ”在“大拆大建大發展”的今天,他的這番話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向性——只有“申遺”或被鑒定為文物,才能留下,在保護名單之外的,統統可以“犧牲”。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近30年來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建設活動。像興教寺這樣的名寺,由僧眾長年看護,有六小齡童等名人代為呼吁奔走,已屬“幸運兒”。大多數老建筑,由于無人居住,年久失修,最后破敗不堪,或根據發展規劃讓位于新建筑;能進入交易市場被成龍這樣的買主收購,異地重建,已屬“不幸中的大幸”。

  阮儀三、鄭時齡、張松等建筑專家都指出,原址保護是最好的方式,異地重建可能對建筑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在歐美,業界主張讓老建筑保持“斷墻殘垣”;對比國內,老建筑“修舊如舊”已屬不易,修得面目全非,環繞它再建一堆新古董,名為“保護發展”,實則不倫不類的案例比比皆是。

  連夜強拆只為不留后患

  去年梁思成故居被拆,讓“維修性拆除”一詞聲名鵲起,今年類似鬧劇又在上演,究其原因無非是文物保護部門“有心無力”。文物保護經費來源于政府撥款,千年文明需要保護的實在太多,只能把錢用在刀刃上。大量建筑權屬歸個人所有,住戶想要拆除改建,加之城市規劃勢如破竹,文物保護部門缺乏管理權限,難以有效干預。有工作人員私下嘆苦經,“只能協商,無法強制。 ”

  據媒體披露,興教寺內多座待拆建筑,在建設之初就被西安市文物局多次叫停,要求規劃批復后再建,但始終未被認真執行,以至釀成了今天的尷尬。 《文物法》對破壞文物行為最高50萬元的罰款,因數額有限也讓一些人有恃無恐。南京發現六座六朝墓葬,文物局已下達 《責令整改通知書》,施工單位卻拒絕在通知書上簽字,并連夜進行挖掘,將其破壞殆盡,“要么不拆,要么全部拆完”,絕非個別現象。50萬元罰款,賣一個臥室就回本了,但是留著文物殘骸進行原址保護,可能要冒損失價值500萬、5000萬元的地皮風險。文化遺產,正是在“精明”的發展計劃中,成了被漠視的對象。(原標題:文化遺產連遇生存危機 扛不動“發展”大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解放日報(2013-04-1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