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國內(nèi) >> 瀏覽文章

京杭大運河“糯米大壩”:歷經(jīng)兩百年 尖釘仍難入

2013/6/3 14:56:49 點擊數(shù): 【字體:

中新社記者 申玲敏

  “這座‘糯米大壩’修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逾兩百年的歷史。然而用錘子使勁往壩體砸尖釘仍然砸不進去,只能是用電鉆打眼。”河北滄州東光縣連鎮(zhèn)謝家壩加固工程技術員柴茂山說。

  京杭大運河河北段因其原真性好,可有力展示北方運河特色,從而是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河段。當前,該河段的滄州市東光縣謝家壩、衡水市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南運河滄州至德州段河道3處入選《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此3處遺址目前已修繕完工。

  記者近日驅(qū)車趕往大運河河北段,看見運河兩岸麥田連片,在岸邊蔥翠樹木的掩映下,蜿蜒的千年古運河依然保持原貌,部分區(qū)段仍發(fā)揮輸水功能。

  據(jù)河北省大運河申遺辦負責人孫晶昌介紹,衡水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與滄州東光縣連鎮(zhèn)謝家壩采用同樣的工藝,百年來直接迎擊河水卻從未潰堤,是南運河僅存的兩處人工夯土大壩。而這種“糯米大壩”僅存在于大運河河北段,所以是其獨特之處。

  謝家壩位于東光縣連鎮(zhèn)運河五街、六街交界,南運河東岸拐彎處,這是大運河河北段遺產(chǎn)區(qū)的最北端。該壩壩體長235米,厚3.6米,高5米,總面積1175平方米。

  孫晶昌說,南運河河北段多彎道,致使險工險段眾多,連鎮(zhèn)謝家壩為險段之一,歷史上洪水在此處曾多次決口。清朝末年,連鎮(zhèn)一謝姓鄉(xiāng)紳捐資,從南方購進萬余斤糯米,組織人力用糯米熬粥,然后把糯米過濾出去,剩余的糯米漿粘性很大,再用糯米漿與白灰、黃土按相應比例混合筑堤,故名謝家壩。雖然此壩距今已有200余年歷史,但現(xiàn)存壩體穩(wěn)定性好,只是局部被風化,是南運河結構保存最好的大壩。

  記者近距離看到,謝家壩壩體的中下部呈灰白色,與壩頂部偏黃的色彩區(qū)分明顯。對此,柴茂山解釋說,“2012年6至9月份完成了謝家壩主體的修繕加固工程,壩體上半部分保存較好,所修部分多為中下部分,因此上下顏色不同。”

  柴茂山說,本著修舊如舊、不改原狀、功能不變的原則,工作人員采用原工藝,先在實驗室里反復試驗,確保無誤,再用百余袋糯米,提取當?shù)赝临|(zhì),摻入石灰混合修筑。同時,工作人員還在壩體釘了數(shù)以千計的木楔,這些木楔用防腐劑和特殊膠水浸泡后被釘入壩體,以保證新舊壩體更好地黏合。

  柴茂山透露,施工人員在釘木楔時,用錘子依然無法將尖釘砸進去,要先用電鉆打眼兒,可見“糯米大壩”有多堅固。

  孫晶昌說,目前,大壩環(huán)境整治、綠化及展陳設施的設計已經(jīng)完成,準備迎接七八月份聯(lián)合國“申遺專家組”的檢查。

  京杭大運河已有2500年歷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長、最古老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之一。河北段始于東漢末年,流經(jīng)廊坊、滄州、衡水、邢臺和邯鄲5市,總長近600公里。(原標題:京杭大運河“糯米大壩”:歷經(jīng)兩百年 尖釘仍難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2013-06-0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