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平遙古民居保護修繕有了“使用說明書”

2015/8/20 10:49:30 點擊數: 【字體:

平遙古民居保護修繕有了“使用說明書”
 
 平遙的古民居
 
    本報記者  劉修兵
 
    8月11日,《平遙古城傳統民居保護修繕及環境治理實用導則》在北京發布。這是繼2014年6月《平遙古城傳統民居保護修繕及環境治理管理導則》發布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平遙縣政府合作,推出的又一部平遙古城保護導則。這兩部《導則》的發布,將給山西平遙古城的保護和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民居修繕有了標準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張鵬告訴記者,在平遙除了各級文保單位之外,還保存有大量民居。這些民居現在還有人居住,是平遙古城最重要的特色,如何對其進行保護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據統計,平遙古城城內至今有近3800處傳統民居,除400處保護完整外,不少傳統民居已經年久失修,面臨倒塌的危險。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表示,平遙古城是地面建筑和窯洞結合,這種居住形式是中華傳統形式,不僅僅居住舒服、適宜,而且體現了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系。
 
    張鵬表示,古城內民居的修繕面臨著諸多困難,包括產權多元、旅游經濟加速民居商業化、旅游業帶來的院落功能改變和環境景觀異化、傳統民居保護缺乏制度和資金支持等。正是為了解決存在的諸多問題,才有了這兩個《導則》的出臺。
 
    根據《實用導則》,平遙縣將組織專家對這些傳統民居進行9個等級的評定,按照評定結果和修繕要求,給予民居業主每平方米400元到1400元的補貼,政府將拿出平遙古城旅游門票收入的一部分用于這項補貼,修繕過程中也會引入競爭機制和公示制度。
 
    促進傳統民居的活化
 
    “《導則》的使用對象除了老百姓、政府部門、保護專業人員,還有施工方。相信《導則》的出臺和實施,不僅會促進對遺產的價值認知,還為管理確立了程序和標準,提供了技術參考和支持,還將促進傳統民居的活化再利用。”張鵬說。
 
    自2012年開始,平遙縣委、縣政府出臺了古城傳統民居修繕保護辦法,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和中國華夏遺產基金會等國際國內組織的智力、技術和資金支持。該項目首批時間是從2012年至2013年,縣財政投入資金620萬元,修繕了院落48所,受益居民達到500余人。第二批是2014年開始至今,共申報破損院落39所,目前4所已經完工驗收,13所已經基本完工,剩余的院落正在或者即將進行修繕。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黃克忠表示,這兩個《導則》提供了平遙古城傳統民居的修繕原則和方法,使得一個可持續生活的街區盡可能地保留了它們特有的建筑、裝飾、手工技藝等,對其歷史文化傳承以及就業等都有重要意義,且對其他類似的古城也有很好的啟示作用。“但是,民居保護跟環境治理離不開當地居民,我更加關心的是《導則》怎么和平遙古城的城鄉發展規劃、文物保護規劃的實施有效連接和融合,更加突出其整體的、有形的和無形的世界遺產魅力。”他說。
 
    “中國民居是我們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樣性以及歷史文化景觀的一個重要體現。如果我們所有民居的修繕都是一個施工隊,或者是一個要求、一個模子、一個做法,肯定就會導致千篇一律。”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孫華表示,如果越保護越單一,那就是失敗。這兩個《導則》能夠對村民的修建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尋找保護與開發之間的平衡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理代表施瑞思表示,《導則》的發布對于保護平遙傳統民居工作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因為這是第一次以導則的形式來幫助相關部門以及房屋所有者更好地了解平遙民居的獨特歷史,并且領會民居建筑的重要元素。同時,也為政府和居民提供了一套更清晰的方法,在改善和提升民居以適應現代化、商業化的生活標準的同時,也保持了平遙古城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希望《導則》不僅能夠造福于平遙人民,還能夠作為一個典范惠及中國以及全球各地其他歷史城鎮的保護工作。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總工程師付清遠建議,應該給兩個《導則》相應的法律地位;《導則》的實施中很重要一部分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這是導則能落到實處最根本的東西,雨水、污水、燃氣、供水、強電、弱電、路燈等細節需要政府統一考慮。此外,《導則》的實施要和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以及老百姓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表示,像平遙這樣一個城市,我們應該怎么保護?比如隨著旅游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口的進入,必然會帶來自己的文化以及生活習慣。而外來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必然影響當地人,這些事都需要給予充分重視。
 
    “這兩本《導則》只是保護平遙的工具之一,古城的長期保護還離不開其他相關措施和其他相關手段的實施。我們還需要找到古城保護與開發之間的平衡點,盡可能減少其商業化,不讓平遙的發展成為一個單純的旅游產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產保護專員、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曉帆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