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舊年畫融入新生活——蘇州“新桃花塢年畫”的創作實驗

2016/3/22 10:17:50 點擊數: 【字體:

舊年畫融入新生活——蘇州“新桃花塢年畫”的創作實驗
 

蘇州好風光(年畫)  夏維淳

    桃花塢木版年畫古稱“姑蘇版”,是我國流傳于民間最廣的傳統年畫品種之一,和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年畫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年畫”。 自明清至今,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印刷、數碼技術的快速發展,桃花塢年畫失去了它原有的供求市場和民俗意義,生存狀態堪憂。近日,“家在蘇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塢年畫創作暨公益廣告作品展再次激發了這門古老民間藝術的活力,大街小巷的戶外廣告欄中,地鐵車站的數字宣傳屏上,一幅幅以公益廣告形式出現的桃花塢年畫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成為蘇州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

    桃花塢年畫歷經興衰

    桃花塢年畫前身為蘇州木版年畫,在明代已有印行,清代乾隆時代達到鼎盛期。最多時開設的大小畫鋪有數十家之多,且大多集中于閶門外的山塘街和閶門內的桃花塢,故又名曰“桃花塢木版年畫”。題材上,桃花塢年畫的內容非常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平民百姓,社會生活新聞、歷史故事傳奇及三百六十行等無所不包,而以吉利喜慶題材最受歡迎。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尺幅也是多種多樣的,諸如門畫、中堂、掛屏、斗方等,大凡室內外適于張貼之處,都有相宜的幅式,其中以門畫銷量最大,據說是因為它能把邪惡拒之門外的緣故。

    蘇州工藝美院教授洪錫徐介紹,老牌的桃花塢年畫已經在19世紀中晚期走完其全程,新中國成立以后,因意識形態的導向,灶君門神紛紛下崗,“上海式劇照年畫”逐漸擠掉“戲出年畫”。在20世紀60年代最暢銷的新年畫是那些當年的月份牌畫家們在20世紀50年代開創的“后月份牌”風格、渲染精致的工筆畫面、逼真飽滿的水粉畫面和攝影畫面。20世紀70年代末開啟了一段傳統藝術異彩紛呈的美好而短暫的時光:老戲老電影紛紛亮相,年畫市場火極一時,全國美展列入“年連宣”,中央美院開設“年連系”并聘請了桃花塢雕版高手。但終究形勢比人強,只成了年畫的最后輝煌。至少在蘇南一帶到二十多年前,不管新年畫還是老年畫,時代沒有給它留下任何市場空間。

    保護創新需要內外協作

    如何使這樣一門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出頹敗的泥潭,發揮真正屬于它的藝術魅力和價值?2001年,蘇州市政府將“桃花塢年畫社”劃至蘇州工藝美院,通過定期舉辦研修班,讓桃花塢年畫有了新傳人;2006年,桃花塢年畫博物館在樸園成立,在發揮博物館展示的同時,通過“年畫習訓班”形式,面向社會推廣傳統技藝。2006年,桃花塢年畫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非遺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化石”類型,技藝遺產要原汁原味不摻假地保留和展示,它就像自然和文化遺產的“修舊如舊”;另一種是“活化石”類型,比如戲劇遺產,在原汁原味不消失的同時輸入新血液,于是有了蘇州的青春版《牡丹亭》,有了上海的越劇版《西廂記》,那么,桃花塢年畫如何可持續發展?是否能呈獻出“含著桃花塢神韻的不是年畫的年畫”?

    洪錫徐認為,保護桃花塢年畫,需要塢外陪同塢內一起培本開源。“首先擴充收集和原汁原味地復制桃花塢各時期真品,進而設法復制國內外藏家的桃花塢絕品。收藏、復制和研究新中國的新桃花塢年畫,這方面,蘇州工藝美院的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為了出版《新桃花塢六十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其次,把當今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運用到對桃花塢的創作中去。再進一步,可以在桃花塢基地進行‘附錄性’擴充,比如:收藏展示蘇州以外的中國傳統年畫,可在了解蘇州桃花塢的同時,又得以通觀中國年畫全貌。收藏展示20世紀中國新年畫,可將其與桃花塢的新年畫對照比較獨特性和相關性。”

    “新桃花塢年畫”新在哪

    “新桃花塢年畫”究竟新在哪里?江蘇省美協副主席徐惠泉認為,“新桃花塢年畫”的“新” 其一就在于內容新、題材新、形象新,“要圍繞著傳統的道德倫理、當代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狀態、蘇州的城市發展與社會文化狀況等主題進行創作,‘家在蘇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塢年畫創作活動就進行了探索性的實踐,成為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

    從作品的內容看,有描繪家庭親情,有描繪敬老愛幼、愛國圖強、體育健身、重視科技,有描繪古代賢士傳說、民俗節慶場景等等,這些作品凸顯了一個共同的特征:當代。當代蘇州的形象、當代的服飾、當代的物品、當代的建設成果……雖然利用了古老的圖式,也是故事新編、舊瓶新酒。

    對于如何把畫家的入選作品轉化設計為公益廣告,新桃花塢年畫創作組做了特別的考量,“在設計風格上,繼承唐宋以來蘇州所積淀的蘇式典雅,在體塊、色調上減弱火氣,尋找灰調,使它們帶一點淡雅的姿色,友善地與‘和諧宜居的蘇州’相向而行。力求與畫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洪錫徐說,在設計中尋找許多蘇式的圖形元素非常必要,比如傳統的云紋水紋、藍印花布圖案、桃塢舊圖、昆曲臉譜、檀香扇的創意圖形和吳門才子文徴明的山水等等;在標語字體的選擇上,以基本字體為主,不使用花哨的字體搶鏡頭。“這些圖形元素絕不是原生態的照搬,而是碎片化地再熔煉。”

    徐惠泉介紹,此次創作有個人創作模式,也有團隊創作模式;不僅有顧曾平、姚蘇等老一輩的藝人,也有顧志軍、王雨中、張天星等中堅力量,還有不少年輕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形成了老中青藝術家共同參與的創作人員結構。“這些藝術家中,不僅有師徒、師生的合作,而且還有感人的父子血脈的相守,特別是魏本熊先生在臨終前叮囑兒子魏卓融完成他生前的年畫創作,令人感動。這樣一群堅守桃花塢年畫核心創作價值的藝人們,堅持自己的熱忱和信念,使得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迎來了新的創作高峰。”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