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拯救老屋行動”項目在浙江省松陽縣古市鎮山下陽村正式啟動。
松陽有1800多年的建縣歷史,境內有100多座格局完整的傳統村落,是華東地區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累計有50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但是,就現狀而言,文物建筑亟待修繕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私人產權的文物建筑情況十分復雜,探索有效保護和利用的任務十分繁重。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表示,“拯救老屋行動”項目,旨在探索構建以基金會資助為推動,房屋產權所有人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拯救老屋行動體系,是解決私人產權不可移動文物建筑修繕資金短缺的創新之舉,也是對國務院3月4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中“通過文物保護補償、公益性基金等,加強私人產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維修”的一次思考和探索。
據了解,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通過調研和論證,于今年1月選定松陽為全國唯一的整縣推進試點縣,計劃首期投入資金4000萬元,資助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項目“拯救老屋行動”,力求讓居住在文物建筑中的老百姓能生活得更加舒適,為私人產權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修繕和利用,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形成“拯救老屋行動”與傳統村落保護、調動產權人積極性、促進民生改善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共生模式。
“‘拯救老屋行動’項目的實施,對松陽全力推進私人產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可謂是雪中送炭、恰逢其時。”松陽縣委書記王峻說,這對全國私人產權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也有積極的示范意義。
記者了解到,為了順利推進該項目的實施,松陽縣專門成立了“拯救老屋行動”領導小組,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共同擬定了《資金與項目管理辦法》等實施文件。前期對全縣18個鄉鎮(街道)的249幢建筑進行了入戶宣傳和實地調查,并率先在古市鎮山下陽村、象溪鎮雅溪口村、三都鄉酉田村啟動“拯救老屋行動”試點。目前,“拯救老屋行動”已在全縣鋪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相關產權人也開始積極申報。
據悉,“拯救老屋行動”項目擬在兩個年度內全面完成。在資金籌集上,基金會公益資金采取分類分檔的方式進行資助,資助比例為產權人修繕工程總費用的50%,充分發揮公益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產權人(或受產權人委托的執行人)采取個人自籌、親友拆借、銀行貸款、村集體墊付、社會資本參與“五管齊下”的方式,有效破解部分群眾修繕資金短缺的難題。對特殊困難群眾,給予特殊補助政策。在申報和評審上,項目實行產權人(或受產權人委托的執行人)申報的方式。由基金會、松陽縣和第三方機構共同制定申報程序和評審標準,在全縣范圍內按照公平、公正、公開、自愿的原則,引導動員符合條件的房屋產權人申報。按照價值優先、整體優先、使用優先的原則,做好項目的優化和篩選。同時,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擔技術團隊責任,負責制定修繕導則、工程造價評估標準,施工現場技術指導以及“松陽匠人”之古建筑工匠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