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 改變西安市民生活

2016/7/19 9:11:15 點擊數: 【字體: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 改變西安市民生活

  漢長安城遺址里的虞美人開得迎風搖曳、姹紫嫣紅,蒲公英銀華滿地,浪漫清新,花已經成了這里的“代言人”。如今,漢長安城遺址區的環境變了,人們的生活也跟著變了。
 
  鮮花競相綻放
 
  千年遺址成了市民公園
 
  去年夏天,眾多市民來到漢長安城國家遺址公園,欣賞數百畝競相開放的虞美人。那時漢長安城遺址區里各色的虞美人組成了繽紛的花海,市民紛紛由衷贊嘆:“美得讓人窒息。”
 
  今年,市民陳科文在花開的季節又一次來觀賞虞美人,令他意外的是這里的虞美人變成了蒲公英,同一個地方從濃墨重彩的貴氣十足變成了恬淡怡人的文藝小清新。
 
  陳科文記得,去年他在遺址區里看到了數百畝鮮花連成一片海洋,粗略數了數大約有30多種顏色,其中不少是一片花瓣幾種顏色相間,藝術感十足,美得讓人過目難忘。今年因為惦記虞美人的美麗,他再次來到遺址區,沒想到連片的蒲公英也讓人陶醉其中。陳科文說:“以前這里是各方面都跟不上城市節奏的農村,現在這里成了西安最美的天然花園。”
 
  除了賞花,還有很多漢服愛好者在花開的季節來這里拍實景的漢服照。漢服愛好者趙晁藝曾不止一次來這里拍漢服照,在他看來,穿著漢服走在這里,連骨子里都透著自信。
 
  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毛新亮說:“這座滿載著西漢王朝強盛輝煌的都城被多個朝代所沿用,西漢之后,又有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共10個王朝在此建都,實際使用近800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由于漢族、漢人、漢語、漢字等概念均誕生于此,毫無疑問,這里就是漢文化的原點、漢民族的精神家園。”
 
  全市人均綠地
 
  因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增加1平方米
 
  站在巍峨的漢代未央宮前殿遺址上,極目空曠壯闊的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阡陌交通已恢復為漢代原狀,路之外是滿目皆綠的盎然之意。
 
  為了保護大遺址,遺址區的村民遷出去了,房屋拆除了,企業也遷走了,空出來的地方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把這里改造成了連片的綠地,再加上種植了各類果樹和花卉的土地,這里的綠化面積達到了30.35平方公里,占漢長安城城址區的六成多。毛新亮介紹:“未來這里要建成考古遺址公園,當然公園的建設絕對要優先服從考古和保護的需要。”
 
  漢長安城遺址區內還將嚴格依據考古研究成果,恢復西漢時代的滄池、明渠和護城河等,讓其再度發揮收集場地雨水、植物灌溉、調節局部氣候、調蓄汛期洪水的作用。當然一定量的考古項目展示,也將讓來此參觀的市民和游客進一步了解漢長安城的格局和歷史意義。
 
  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席正贏介紹,下一步整個漢長安城內還將最大范圍地進行綠化,以改善遺跡本體的保存環境、遺址的景觀環境和生態環境,而綠化的位置、程度甚至包括植物品種的選擇,都要求符合保護和展示的要求。
 
  而未來漢長安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也會嚴防人工化、城市化、商業化傾向的出現,而是有度、有序、有節律地持續發展。“目前未央宮遺址區內已經栽植各類樹木5萬余株,播撒草籽260萬平方米,已經完成的綠化面積近600萬平方米,不算郊縣人口,全市人均綠地因此增長了一平方米。”席正贏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西安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