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于加強廣西文化遺產保護,推進民族文化強區建設,擴大廣西民族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影響力、美譽度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黃宇15日表示,廣西今后將以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和要求,全面加強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5日10時20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0屆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Lale Ulker女士一聲敲擊,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以符合世界遺產第iii、vi標準,順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49處,繼續保持世界第二的領先地位。
消息傳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隨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據介紹,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及扶綏縣境內,由巖畫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個文化景觀區域組成,包含38個巖畫點(共109處巖畫,4050個圖像),巖畫所在的山體和對面的臺地,以及約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面積總計6621.6公頃。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展示出獨特的景觀和巖石藝術,生動地表現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后2世紀期間,當地古駱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帶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這是目前對該傳統的唯一見證。左江花山巖畫中的銅鼓及相關元素與當地銅鼓文化直接相關,見證了該區域廣泛興盛的文化特色。
黃宇稱,“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中國第一處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中國為構建代表性、平衡性和可信性的《世界遺產名錄》所做出的新的努力和貢獻。
針對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的提高所有38處遺產點的保護等級,開展全部巖畫點的保護、加固項目,以及后續監測等問題,黃宇表示,廣西嚴格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規定的責任和義務,貫徹《文物保護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以及相關專項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在保護規劃和管理規劃的指導下,規范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大力提升世界遺產地保護管理水平。
其次,繼續做好遺產區監測和巖畫本體保護工作,以及遺產區內景觀環境和傳統村落、傳統民俗保護。進一步充實完善世界文化遺產地崇左市的保護管理機構和人員隊伍,繼續加大對巖畫的研究力度,積極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
另外,將進一步完善保護管理設施和展示服務設施,創新遺產展示理念,充實遺產展示內容,拓展遺產展示形式,挖掘花山巖畫豐富深刻的內涵價值,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實現文化遺產的可持續利用,為世人長久保存和共享人類文明的珍貴遺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