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
分宜夏布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歷史悠久。分宜自唐始,“歲貢白苧布十匹”;宋時,袁州知府的進貢表曾稱:“袁郡之邑,向進苧布,今俱歸分宜督辦”;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專列“腰機”和“夏服”兩章,圖文并茂,加以介紹;清朝乾隆年間,分宜夏布生產興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收藏著一匹乾隆下江南時攜帶回宮的分宜夏布。那時,分宜夏布便是“出口產品”,俏銷朝鮮、日本及其他國家。新余市雙林鎮是分宜夏布的主要產地。如今,這項古老的工藝仍是當地人的主要營生,他們在制作過程中,很好地保存了原始的技藝。
(張文耀文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