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優秀傳統文化,讓精神家園更具魅力——第四屆中國非遺保護(德清)論壇側記

2017/6/19 17:36:50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記者  王學思

 

    日前,在浙江美麗的莫干山下,以“傳統文化與精神家園”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德清)論壇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文化報社、浙江省文化廳、湖州市政府聯合主辦,120余位與會代表就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神家園共建共享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傳統文化

    讓精神家園內涵更豐厚

    中華民族在5000年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記憶。古城、古鎮、古村,展示著完整明晰的歷史文脈;經史子集,承載著深厚豐富的國學符號;民間挖掘不盡的傳統工藝、表演藝術、風俗民情,表現出祖先超凡的智慧,寄托著天人感應的意象;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倫理道德與政治理想,蘊含著太多建設現代文明應該遵循的準則。專家指出,傳統文化使我們的精神家園具有超凡的氣象和魅力。

    浙江省文化廳非遺處調研員王淼說:“精神家園是什么?大致則有,具體則無,似乎總說不太清楚。但細想來,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精神家園,它是人人向往的地方,里邊是家國情懷,是正能量,是滿滿的幸福感。它是家鄉和父母的牽掛,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傳統村落,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是看戲、聽大書,是博大精深的經史子集……傳統文化使我們獲得了有別于他人的特殊品性,構成了我們自己的族群記憶,使我們成為我們,而不是別人。精神家園是我們心底最美的期望,它使人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

    非遺傳承

    從個人行為到社會活動

    精神家園是多元、豐富多彩的,同時它也并非一成不變,是與時俱進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魁立從非遺保護傳承的時代特點出發談道:“本世紀之初,非遺的概念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它不僅僅成為了熱詞,而且在人們的情感上也一下子產生了某種變化。對于這種變化,傳承人的體會尤為深切。如今,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視使他們突然變成了‘左手拉著歷史、右手牽著未來’的人。如果說過去傳統文化的傳承還是個人行為的話,今天已經是一個群體性的社會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看到在絕大多數傳承人身上體現了文化自覺,他們將自己的技藝知識、對民族文化歷史的貢獻看成是一種公共財產,‘不能把祖先留下的東西帶到棺材中去’,他們這種自覺保護意識值得欽佩。”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胡堅表示,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氣象,如拓展了非遺傳承發展的新思路,拓寬了非遺普及傳播的新手段,同時也豐富了人們了解和欣賞非遺的方式。

    立足浙江,放眼全國

    浙江是非遺大省,近年來,浙江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保護傳承發展方面的實踐與經驗,也給與會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從在全省部署實施省級以上非遺項目的“八個一”保護措施,到強化對傳承人的保護和激發其主觀能動性的“服務傳承人月”活動開展;從創設各類保護載體、探索分類保護方式的實踐,到自主實施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項目、積極推動海外文化交流,浙江走出了一條扎實、穩健、科學且富有前瞻性的保護之路。

    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表示:“浙江富于文化遺產,浙江人民富于文化創造,浙江的領導干部富于文化情懷,浙江的文化工作者富于責任意識,浙江的傳承人富于傳承與創新精神……正因如此,浙江的非遺保護傳承實踐成果豐碩并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強調:“要埋頭做事,但也不能忘記抬頭看路。非遺保護工作不僅要依靠法律的保障、政府的主導,還需要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浙江方面能夠聯手中國文化報社共同舉辦四屆論壇,看似務虛,實則求實。非遺實踐的探索尤其不能摸著石頭過河,需要理性的思考,要有敬畏歷史、愛惜傳統的謙卑態度。歷數這四屆論壇的舉辦既是立足浙江的實踐,同時也是放眼全國,為當下的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為了交流探討和推動非遺保護工作,此前,浙江省文化廳曾會同中國文化報社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文化命題,先后在杭州市余杭區、舟山市以“國家文化安全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麗中國與美麗非遺”“文化強國與海洋文化”為主題舉辦中國非遺保護論壇。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地名解州究竟怎么讀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