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的傳說
2013/9/22 16:06:0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傳,東海龍王的大太子因為喝醉酒行錯雨,叫玉皇大帝貶到了湍河里受罪。這家伙才來不幾天,酒癮又發了,就在夜里化為人形,跑到岸上找酒喝。
湍河南岸住著個大財主,家里開了個大漕坊。漕坊里酒氣沖天,就把那個龍羔子引來了。他進了酒庫,抱著酒缸喝了個肚子圓,才美美適適地回到水下。以后他見天黑了都來偷酒喝。時間一長,叫東家發現了,就派了很多伙計夜里看守酒庫,這龍太子又來偷酒喝,就叫當場抓住了。他怕挨打,趕快向主人亮明身份,老財主又驚又喜,忙為他擺酒壓驚,熱情招待,趁他喝得迷迷糊糊哩,就向他提了個要求,要他為自己滾河淤地,龍太子滿口答應。
從那以后,逢著陰雨天河里發了水,龍太子就興風作浪,龍尾巴對著北岸使勁掃,那河岸就成劈子往下垮,河床就一個勁往北滾,泥沙就一個勁往南淤。這一來可就苦了河北岸的居民,他們的地和房了越來越多地被沖進了河里,很多人窮了,外出逃荒。南岸的老財主卻喜得合不擾嘴,淤出來的大片大片地都歸他所有了。
河北岸有個古家莊,莊里住著個窮秀才。秀才姓古叫怪臣,生性耿直,愛抱不平。他見好端端的湍河像瘋了一樣直勁往北滾,就猜想一定是河里龍王作怪,一氣之間就寫起了告龍王的狀紙,寫好以后不知道往哪投,就把狀紙放到了桌上子上,過兩天又生了氣,就又寫了一張,這樣放了寫,寫了放,不多天就集了一摞子狀紙。
古怪臣他媽不識字,以為這一摞子狀紙是一堆廢紙,就順手把它們填到鍋底下燒了,這一燒不打緊,就是把狀紙交給了灶王爺,灶王爺忙上天呈報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立即派天神把石秀才的魂靈接到了靈霄殿里,問明情由,又送他回到人間,誰知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他雖說只在天宮里耽誤了一小會兒,回來一看他的尸首已經放壞了,沒法還魂了,他就又飄飄蕩蕩回到了天上,玉皇大帝一見更生龍太子的氣了,就罰他為古怪臣抵命。
古秀才死后,人們把他的尸體埋在湍河北岸。不幾天河里又發了水,不過這一回河身再也不往北滾了,而是反過來往南滾了整整七里。大水退后,人們到古怪臣的墳前一看,都驚得直伸舌頭!乘乘,只見一條死龍圍著墳頭盤了個對頭圈兒!他是在向古怪臣請罪呀!從此以后,人們為了紀念為民請命的古秀才,就把這段河道改名為 “七里河”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