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糊辣湯的傳說
2013/9/22 16:15: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東漢醫圣張仲景是南陽郡涅陽縣(今鄧州穰東)人,他的堂弟張生有胃病,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越來越消瘦。一天,張生拜見堂兄張仲景,問如何調養。張仲景號了號脈說:“你胃寒氣虛,飯量不佳,有氣無力,多與飲食有關。俗話說病從口入,治病也可從食療做起。你每天早餐可食些健食湯,如喝面水,或添點羊肉、黃芪、蔥、姜、胡椒粉,佐以香油,久食可治也。”張生照此方法吃了三個月,果然食欲大振,胃病痊愈,精神矍鑠,身強力壯。張生將這湯叫“健食湯”,并把這燒湯的手藝教給了兒子張祥。赤壁之戰時,曹操大軍南下攻吳,占領了穰縣(今鄧州市),因穰縣物阜民豐,曹操在穰縣和其南的山都縣(今鄧州構林鎮古村)開辟了兩條運糧河,可直接漕運糧食到荊州。曹操規定,為節約糧食,軍士只準一日吃兩餐。這樣,大部分操練的士兵往往餓得受不了。張祥這時因生活所迫流落到了曹軍中,當了一名做飯的炊事員。一天晚上,餓極了的士兵找他要求吃點東西,張祥不敢違背軍規。在士兵們的再三懇求下,張祥想起了“健食湯”,就照舊燒了一鍋湯,不同的是,湯中加的不是羊肉,而是士兵們獵到的野兔肉,沒有黃芪,加的是芝麻葉。士兵們喝了這湯后非常高興,既不違背軍規,又吃了頓飽飯。后來,曹操聽說士兵們晚上喝湯后很精神,便夜來查訪,一嘗湯味道果然不錯,問張祥叫什么湯,張祥支支吾吾地說:“糊——辣——湯!”從此,夜里喝糊辣湯的習俗便在軍中流傳開來,后又流傳到了民間。現在的鄧州人有一句習慣語,見到熟人就問“喝湯了嗎?”意思是問“吃飯了嗎?”此語可能就是那時傳下來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