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寺相傳建于漢朝末年,后歷經(jīng)滄桑,各個朝代多次翻修重建。因常年山間白云繚繞,故名曰:“白云庵”。香火鼎厲盛時期,寺內(nèi)僧眾千余人,占地面積達一千五百余畝。乾隆年間,皇帝派人重建“白云庵”,改名為得陽寺。
據(jù)當(dāng)?shù)乩陷吶藗髡f:從前這個地方叫洋河鎮(zhèn)。洋河鎮(zhèn)西邊五公里有個山寨叫蘆山寨,住著兩個山大王,一個叫王洪,一個叫孟喜,攔路搶劫,奸淫燒殺,無惡不作,搞的路斷人稀。本地官府也曾多次攻打,吃了敗仗,對他們無法只好丟下不管。行人、客商只好繞北邊山路而行。
那時,朝是昏庸,奸臣當(dāng)?shù)溃龑m娘娘遭到陷害,被貶,廢為庶民,回往老家西安。路過此地,到了山寨腳下,被兩個大王攔住去路,不讓通行,要買路錢。二人看娘娘漂亮無比,想作為壓寨夫人。娘娘對此賊子咬牙切齒,決心隆伏他們,又一想,自己身懷六甲,不能取勝,只好退回。然后到白云庵歇息,當(dāng)夜肚子作疼,生下一個女子來。長的天庭飽滿,地格方圓,嬌窕多姿。正好這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所以庵里住持,給這個女孩取了個名字叫重陽女。
娘娘住滿月后,背著公主帶著家將往西回老家,又和兩個大王戰(zhàn)了起來。誰知兩個大王不是娘娘的對手,敗下陣來,滾下馬鞍,向娘娘請愿,愿拜娘娘為師,把山寨之主讓給娘娘,保娘娘回朝。娘娘心想無處可投,于是,上了山寨。
此后,娘娘留落山寨,終身大志和本事無處報效。她從小熟讀兵書和戰(zhàn)策,在此地,約法三章:一不許奸淫燒殺,二要打富濟貧,三嚴(yán)明軍紀(jì)嚴(yán)明。后因此勢力越來越大,名望越傳越遠。深受當(dāng)?shù)乩习傩盏臍g迎。
娘娘在山上人多地少,操勞過度,積勞成疾,不幸病故。光陰似箭,公主已長大成人,年方十六,一表人才, 武藝出眾,繼承母親之職。為了紀(jì)母功德,還在山下建了慈母殿,俗稱娘娘廟,以報答母親之恩。皇帝駕崩,太子登基,有忠臣保奏:你的親生母親在遠方的河南西山上落為草寇。可派人接回,享晚年之樂。小皇帝準(zhǔn)奏,派一使者召母親回朝。使者到了河南西山腳下,口念圣旨時,才知道娘娘已不在人世,于是公主接旨,帶領(lǐng)浩浩蕩蕩隊伍進京。回朝后,公主奏明皇上,前后經(jīng)過,皇帝即下令嚴(yán)懲奸臣,朝綱大震,天下太平,五谷豐登,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民安樂,封公主為千歲一品夫人,封王洪、孟喜為河南總兵元帥。又派人重修“白云庵”,后改名為得陽寺。洋河鎮(zhèn)也因寺更名為重陽鎮(zhèn)。從此重陽寺,香火鼎盛,名揚全國,每逢每月的初一、十五日,朝山者人山人海,絡(luò)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