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南陽

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繼承什么?

2014/2/20 16:59:25 點擊數: 【字體:


    近日到河南南陽采訪,拜謁了向往已久的武侯祠和諸葛草廬,雖然“三顧茅廬”故事發生地具體何在尚有不同意見,但是面對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跡、故居祠堂、匾額楹聯碑刻,始終縈繞在腦際的是這樣一個問題,這些物質的或非物質的文化遺產為后人傳遞出怎樣的信息?先人希望后人繼承什么?我們又當傳承什么?

    諸葛草廬為我們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公元207年(東漢建安十二年),一個飛雪滿天的冬日,三匹駿馬載來了三位傳奇英雄,他們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他們此行何來?為的是要請出一位正在這里躬耕的“文化人”出山,這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這一“出”可不得了,這位“文化人”演繹出一場“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蕩氣回腸的悲壯故事,他雖然沒有能夠實現復興漢室,統一中國的夢想,但是他六出祁山的艱苦執著、前后《出師表》的至忠至誠“常使英雄淚滿襟”,激勵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像他一樣工作和生活!

    時光轉眼又過去了900多年,南宋紹興年間的一個秋日的雨夜,武侯祠、諸葛草廬迎來了一位將軍,他“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詞、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他,就是一代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是什么感動了我們的民族英雄?是前后《出師表》的披肝瀝膽,還是聯想到權奸當道的艱險?是覓到了千年前的知音喜極而泣,還是壯志難酬的慨嘆?總之,我們的民族英雄含著熱淚,面對先賢的故居,滿懷著“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邁,筆走龍蛇,一氣呵成,親手書寫《出師表》,他是多么盼望著“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啊!但善良的人們總是對小人估計不足,不久后,我們的民族英雄就被害死在風波亭上,沒有實現“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壯志,但那從《出師表》到《滿江紅》一以貫之的民族精神卻匯入了長江、黃河,成為我們民族的精神血脈、文化基因,每到民族危亡的關頭,總是唱響《滿江紅》的壯麗詩篇,不是嗎?在平型關,在臺兒莊,在百團大戰,在中國遠征軍,將士們殺敵的吶喊中,我們不是都聽到《滿江紅》的激昂旋律嗎?!

    轉眼時間又過去了800多年,公元2007年4月30日,胡錦濤總書記蒞臨南陽武侯祠視察。當總書記行至“古柏亭”時發現后墻有裂縫,走近仔細觀察殘損情況,并叮囑隨同的省市領導:“這是地基下沉所致,要抓緊時間維修。”(據《重修古柏亭碑記》)為什么一座墻的破損讓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如此重視?因為,這些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是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血脈、文化基因!

    我,“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我們民族的一個普通后來者,聽著講解員娓娓道來以上的故事,又何嘗不是熱血激蕩,感奮不已!也許,在我們被本民族的英雄傳奇感動的那一刻起,精神的血脈、文化的基因就已然接通,并將繼續傳承下去?!【原標題: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繼承什么?(觀點雜譚)】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0-05-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