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宗教朝覲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河南丹江大觀苑
中原山水精品、國家AAA級景區——坐禪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香嚴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色景觀名鎮——荊紫關
近幾年,淅川縣緊緊圍繞“渠首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大局,實施“旅游突破”戰略,招商力度之大、項目之多、成效之顯著, 有目共睹; 建設美麗河南, 淅川又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的龍頭;那么,被稱為全國旅游發展奇跡的“淅川樣本”又將怎樣擔當這一歷史重任?記者再赴淅川,尋找新的答案。
日前,在淅川縣旅游工作會議上,縣政府拿出643萬元重獎2012年旅游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其中獎勵丹江大觀苑景區宣傳促銷資金440萬元;獎勵成功創建國家三星級旅游飯店的皇冠、港灣和方圓三家商務酒店各30萬元。獎勵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獎勵層次之多史無前例。此舉標志著淅川縣正式吹響了奮力實現生態旅游發展新突破的嘹亮號角!
據統計,2012年,淅川縣累計接待游客405.5萬人次,實現綜合效益2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和29.2%,旅游業對財政貢獻稅額達5822萬元。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游客投訴和旅游安全事故,游客投訴率控制在0.5%。之內,丹江風景名勝區被授予2006“全國攝影家最喜愛的十大景區”、2012“全國十佳影視拍攝景地”,淅川縣連續十年被評為“南陽市旅游工作優秀單位”,穩居全市旅游第一方陣,全縣旅游業發展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去年12月19日公布了《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規劃綱要》。根據這份綱要,將在確保水質和工程運行安全的前提下,依托丹江大壩、陶岔渠首、穿黃工程等12處工程景觀,融合周邊豐富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把沿線山水、古跡和這些南水北調重點景觀工程串聯成一條旅游復合廊道,打造出一條富有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線路和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規劃綱要》的發布,對于淅川旅游,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抓住機遇,才能發展。“在建設美麗河南的道路上,我們要走在前列,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實現發展生態旅游的新突破,努力將淅川旅游建成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化旅游帶的龍頭和渠首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戰略性支柱產業!”淅川縣委書記馬良泉激情滿懷地說。
豐厚資源
成就“淅川樣本”
淅川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邊界,豫、鄂、陜三省接合部,總面積2820平方公里,這里氣候溫和,山巒起伏,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性氣候,年均日照時間1881小時,年均氣溫15.7℃,年均降水802.9毫米。淅川境內河流湖泊眾多,雨量充沛,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5.3%。這里山清水秀,地綠天藍,空氣新鮮,生態優良,旅游資源豐富。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是商圣范蠡、史學家范曄的故里,是楚始都所在地和楚文化發祥地,有眾多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淅川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11處,縣級45處。國家4A級景區香嚴寺為中州四大名剎之一,“一腳踏三省”的荊紫關清代一條街古色古香聞名遐邇,是我國北方13省市中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境內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庫更是煙波浩渺,景致迷人,被稱為“中國的阿斯旺”和“流動的黃金海”。丹江水庫、丹江大觀苑、香嚴寺、坐禪谷、荊紫關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旖旎妖嬈的畫卷。
淅川縣交通比較便利,四通八達。距南陽、襄樊、老河口飛機場100公里左右,與焦枝鐵路和寧西鐵路相距30公里左右,滬陜高速丹水出口至縣城快速通道建成通車,內鄧高速公路(內鄉—淅川—鄧州)已經建成;三淅高速公路(三門峽—西峽—淅川)正在緊張施工。規劃中的丹西鐵路、運十鐵路即將動工建設。此外,蒙西鐵路(內蒙古—江西吉安)從淅川境內經過。快捷便利的交通,為淅川旅游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美麗丹江一線牽,北京淅川心相連。”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讓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的淅川縣一夜之間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探秘。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使淅川旅游業進入了大發展的“黃金期”!
旅游招商
鑄就“淅川樣本”
為了加快實施“生態旅游突破”戰略,淅川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全省加快伏牛山生態旅游發展的歷史機遇,明確提出建設“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化旅游帶龍頭”。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民營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思路,淅川縣探索出“以情招商、服務留商、政策促商”的旅游招商引資模式。幾年來,先后招來了河南萬正集團、鄭州大通實業有限公司、北京信通投資有限公司、河南省投資集團、湖北金鹿源投資有限公司、河南億隆集團、北京三瑞正通投資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合同資金達100多億元,招商引資力度、規模、額度,均位居省市旅游招商前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淅川縣還與北京某公司簽訂了投資總額達60億元的協議,該集團將按照精品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理念,高標準開發建設渠首景區、移民文化博物館、神話主題公園、楚文化展示館、盛唐小鎮及大型影視拍攝基地等。“該項目的引進,將促進淅川縣丹江庫區文化旅游業的全面上檔升級,使淅川早日成為國內生態文化旅游的典范、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化觀光帶的龍頭。”淅川縣縣長趙鵬信心十足地說。
規劃打造
繪就“淅川樣本”
2013年,淅川縣以構建渠首生態文化旅游圈為龍頭,以環丹江水庫旅游開發為重點,大力實施“南部突破、中部崛起、北部規范”的發展戰略,突出抓好規劃修編、項目建設、景區提升、宣傳推介、服務完善等重點工作,使游客接待量、綜合經濟效益同比增長28%以上,旅游對財政貢獻額突破8000萬元,逐步建成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規劃是旅游發展的基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規劃綱要》,對淅川旅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淅川縣今年將重點完成“一個總規、四個詳規”的修編。“一個總規”即全縣旅游總體發展規劃。“四個詳規”即渠首景區詳細規劃、小三峽景區詳細規劃、倉房景區詳細規劃、丹陽島詳細規劃。
推進項目建設是發展旅游事業的關鍵。淅川大力推進六大旅游項目,逐步完善淅川旅游品牌內涵。一是宋崗旅游服務中心一期護坡工程、旅游長線及短線碼頭和游客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建設,初步樹立宋崗游客服務中心的窗口形象。二是丹江水庫旅游綜合體項目。啟動旅游發展中心、移民廣場、旅游風情小街、超五星文化酒店等工程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三是億隆丹江小三峽項目。以游客服務中心、度假賓館、景區步行棧道、形象廣場、旅游通道等工程為重點,加快小三峽生態休閑主題區的建設步伐;以岵山金玉大殿擴建為突破,啟動道文化主題區建設,具備初步接待能力。四是省投資集團丹陽島項目。啟動游步道、游客服務中心等接待設施建設和生態撫育。五是綠蔭公司移民文化苑項目。完成移民古樹園和移民文化廣場等項目建設,著力建成縣內移民文化游的新亮點。六是觀音峽要完成主要景點、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今年“十一”正式對外開放。同時,要加大項目招商力度,重點做好渠首、荊紫關古鎮、丹江濕地等項目招商,爭取一批大項目落戶淅川。
近年來,淅川縣按照“健全設施、完善功能、提高品位、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先后投資20億元以上,高標準打造精品景區。2013年,淅川縣要瞄準國內一流景區,著力培育一大品牌(丹江大觀苑)、兩大精品(香嚴寺和坐禪谷)、形成多點支撐(八仙洞、神仙洞、駐馬山、移民民俗文化村、法海寺等)的發展格局。一大品牌即丹江大觀苑景區要按照國內知名旅游品牌的標準,新建文博園等景點,開發旅游演藝節目和特色旅游商品,增加互動性、體驗性旅游產品,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兩大精品即將香嚴寺、坐禪谷建成省內外精品景區。香嚴寺景區,鞏固提升國家4A級景區成果,全面修復寺院,增強景區的核心吸引力;加快火石嶺山門服務區建設,高標準建成游客服務中心和生態停車場;改造升級香緣賓館、軍事賓館,提升接待規模和接待水平;狠抓寺前廣場、香火攤點、停車場的衛生管理和秩序整治,加強寺河整治,創優環境,重塑千年古剎形象。坐禪谷景區,要啟動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大力提升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公廁、游步道、棧道等項目建設,更新完善導識標示系統,深化景點開發,提升佛光瀑、龍王泉、聚龍湖、佛文化長廊、通天洞等核心景點品位,增強景區吸引力;加強景區環境整治,規范購物攤點秩序,改觀景區形象,切實將其打造成為省內峽谷觀光精品。在此基礎上全面帶動八仙洞、神仙洞、駐馬山、移民民俗館、法海寺等景點上檔升級,初步將淅川縣建成省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宣傳提升
叫響“淅川樣本”
渠首淅川,魅力無限。2012年7月20日,南水北調中線“5+13”區域旅游合作聯盟會議在南陽市召開。來自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5個省(市)和13個省轄市的分管領導、旅游主管部門、旅行社經理及媒體記者專程赴淅川進行考察。此次活動,進一步打響了“渠首淅川,商圣故里”的品牌,提升了淅川旅游的知名度,南陽市政府副市長馮曉仙說:“淅川作為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旅游觀光帶的龍頭,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造好這一知名品牌,為南水北調中線‘5+13’區域旅游合作聯盟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是淅川旅游宣傳的一個縮影。現在,丹江調水臨近,工程加快,今年淅川縣大張旗鼓展開宣傳,不斷擴大影響。一是將淅川縣作為一條線路、一個旅游目的地,統一品牌、統一口號、統一行動,捆綁宣傳。二是借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規劃綱要》頒布實施的有利時機,鞏固深化南水北調中旅游聯盟成果,與沿線城市形成“市場共享、客源互送、合作共贏”的發展機制。三是今年實施“七個一”工程,即征集一句淅川旅游主題宣傳口號、拍攝一部旅游形象宣傳片、創作一首旅游主題歌、編寫一本旅游宣傳冊、辦好一個淅川旅游網、舉辦一次渠首淅川攝影大賽、組織一次百家旅行社踩線活動,大力提升淅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四是丹江大觀苑、香嚴寺等旅游企業要率先開通電子旅游商務,引進智慧旅游體系,通過微博、微電影等多種形式,擴大影響。
淅川縣歷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一如既往地重視旅游、支持旅游。特別是淅川縣委書記馬良泉、縣長趙鵬高度重視旅游業,多次深入景區,召開旅游現場辦公會議,解決景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主管旅游的副縣長辛澤濤更是學旅游、懂旅游、抓旅游,處處抓在點上,抓在實處。縣旅游局局長張道文敢于吃苦奉獻,在旅游事業上一干就是十年,踏遍了淅川的山山水水,為了旅游事業嘔心瀝血、無怨無悔。2008年5月13日,張道文因公遭遇車禍,造成4處骨折,昏迷了3天3夜才蘇醒過來。可是,張道文的傷情稍微好一點,便不顧家人的阻擋和領導的好意相勸,趕回單位,開展工作。2011年7月,張道文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可是,他做完手術后,又以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回到自己的崗位,戰斗在旅游第一線、陪同專家規劃,實地到景區調研,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重視旅游的領導班子,沒有一支樂于奉獻的干部隊伍,就不可能有淅川旅游金燦燦的今天!
丹江潮涌昂龍頭,渠首揚帆正當時。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是淅川人民的責任與擔當;做大生態旅游產業,是淅川人民的驕傲和夢想,淅川人民正用十足的干勁詮釋著“淅川樣本”的豐富內涵,等待他們的一定是淅川旅游美好的明天!
一日游精品線路推介
A線:丹江水庫—香嚴寺—坐禪谷—南水北調中線渠首
B線:丹江大觀苑—丹江水庫—小三峽—八仙洞—南水北調中線渠首
C線:荊紫關明清五里長街—一腳踏三省—法海寺
D線:范蠡公園—楚文化博物館—神仙洞
備注:以上路線可任意組合為二日、三日、四日游
淅川縣A級旅行社名錄
丹陽旅行社:0377-69238008
楚始都旅行社:0377-69238585
丹江旅行社:0377-6922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