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梆是一個魅力無限的劇種
楊宏海于1996年4月進入宛梆劇團,目前他已是劇團的臺柱子,擔任副團長職務,帶領一個演出隊四處奔波演出。在宛梆的低谷時期選擇加入宛梆劇團,楊宏海是怎么想的呢?
他告訴記者,小時候,鄉(xiāng)村唱戲的氛圍很濃厚,兒時看戲給自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戲曲人物深深地吸引著自己。父親會一些唱段,愛哼唱幾句,受父親的影響,他埋下了熱愛戲曲、上臺表演的心愿。
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楊宏海希望能在藝術上有所成就,他師從周成順,師爺是范應龍,他幸運的得到兩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教導。老一輩藝術家經常說干一行愛一行,無論是唱腔還是表演,都要精益求精。學藝先學做人,做人上要誠實、低調,學藝上放低身段,追求更高境界。
楊宏海的愛人也是劇團的演員,他們的孩子在兩個月大的時候就由奶奶抱著跟著劇團四處顛簸,常常是孩子臺下餓的哭,媽媽臺上心疼的哭。現在孩子大了,自己的演出任務也更重了,仍然無暇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宛梆劇團的收入很低,一場戲金僅有3000元,即便是楊宏海這樣的當家演員,每個月也僅是2000多元的收入。有考慮過放棄嗎?
楊宏海說,以前也曾迷茫過,是不是要堅持下去。“通過十幾年的學習,我繼承了師輩的優(yōu)秀傳統,技藝和水平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認可,理想和信念支撐著我走下去。近年來,政府加大了支持的力度,政策有了很大的扶持,使宛梆這個珍稀的劇種得以保護和發(fā)展,這也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我堅信,宛梆文化將會得到更好的弘揚和傳承。”
資料:宛梆劇目盤點
代表劇目:《收岑彭》、《黃鶴樓》、《出許昌》、《賣苗郎》、《汶江河》、《甘露寺》、《薛剛反朝》等20余部;
改編劇目:《清明案》(保留劇目)、《三院禁約碑》、《打金枝》等30多部;
傳統劇目:《鍘西宮》、《審潘洪》、《老羊山》、《狀元媒》、《八珍湯》、《鍘美案》、《楊家將》等一百余部;
獲獎劇目:《打金枝》文化部全國少數劇種展演優(yōu)秀獎、《三院禁約碑》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取宛城》河南省戲曲大賽一等獎、《清明案》河南省戲曲大賽一等獎、河南省文華劇目一等獎等。記者 生俊東【原標題:內鄉(xiāng)宛梆 行走四百年唱響魅力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