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遺址的發現是在1957年,然而對這處遺址價值的認識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1991年以來,北京大學考古系與南陽文物研究所聯合對該遺址先后進行了7次發掘,揭露面積達5000余平方米,發現了大量有價值的遺跡遺物,總計有房屋基址70余座、墓葬160座、甕棺葬百余處、灰坑窯穴千余個、窯址兩處、各類文物萬余件。1994年在遺址發現了有獨特考古價值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長排連間套房房屋基址,這一發現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6月,該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州八里崗遺址不僅具有獨特的考古價值,還有其重要的一點就是該遺址可印證南陽具有悠久的歷史,印證南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
然而,該遺址所在的鄧州市由于條件所限,目前所出土的萬余件文物不得不暫時存放在南陽市文物研究所的文物庫房里。由于庫房面積小,許多文物只得疊壓堆放,出土陶片得不到整理修復,一部分出土的陶器(片)因無處存放只能暫存租用的民房中,給文物保管和養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骨、石、陶等各類文物混放不利于分類收藏保管,部分陶制器物已出現風化現象。今后,北京大學還將繼續與南陽文物部門合作對八里崗遺址進行發掘,隨著發掘工作的開展,必將出土更多的文物,難道仍把這些文物隨便找個地方放置了事?
鄧州八里崗遺址出土文物是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因此,該遺址工作人員呼吁:盡快建立遺址自己的庫房,讓出土的文物有機會展示,從而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摘自《南陽日報》)【原標題:鄧州八里崗遺址:南陽悠久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