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學術專欄 >> 瀏覽南陽

曲劇陳三兩和曲劇發展史

2013/4/27 17:09:29 點擊數: 【字體:


    《陳三兩》是河南曲劇名劇。也是我最早聽的戲之一。印象中,還是我七、八歲的時候吧,二舅那里就常放這出戲。現在只能模糊地記起自己最初接觸戲曲時的情景了。印象比較深的是戲里“陳奎家住陜西延安城”和“冷汗淋淋懷抱冰”等幾句詞。當時還很奇怪,怎么革命圣地延安也出來了,是不是聽錯了?還拿起磁帶盒好好看了看,的確是“陜西延安城”。懷里為什么要抱塊冰呢?她不冷嗎?再一看戲名,“陳三兩”。好怪的名字啊,就去問媽媽。媽媽給我講了戲的大概意思,當時記得最深的就是這么一個“賣藝不賣身”的妓女竟然雙手會寫梅花篆字!叫三兩是因為文章寫的好,一篇就可以賣三兩銀子。多么神奇啊。于是,就更用心的聽了這出戲。感覺張老師的唱使我如同到了淳樸的鄉下,聞到了農村土地的氣息。有一種從心中油然而生的鄉土認同感,覺得這就是河南,這才是河南。只是當時太小,就覺得好聽,舒服。

    慢慢地長大了,就感覺張老師的苦戲真是唱絕了。就想,她要是唱秦香蓮肯定更好。到了后來才知道,《秦香蓮》更是張老師的拿手好戲、代表作。這出《陳三兩》則一直聽到今天。從小學到大學再到讀研,一直帶著。

曲劇陳三兩和曲劇發展史  

    河南曲劇誕生于上世紀20年代,有兩大流派。一是南陽的大調曲子(張新芳老師就是南陽鄧縣人,俺們還算是老鄉呢),一是洛陽的小調曲子。相比起來,小調曲子更纏綿委婉,大調曲子則激昂奔放一些。曲劇最初叫曲子,是當堂拉唱的。后來,洛陽一位叫王鳳桐的前輩,開始化妝、踩高蹺唱曲子。這被當時的一些曲子玩友所不齒,說曲子戲本來就是在家里玩唱的,哪有化妝演的。可王老先生不為所動。于是,高蹺曲慢慢流行了起來。

 曲劇陳三兩和曲劇發展史

解新富先生

    再后來,解新富先生對小調曲子加以整理、傳播,成為洛陽曲子創始人。這時涌現了一批曲劇最初的演員。他們技藝高超,又很有藝術靈性,很快就唱紅了。如:名生朱六來、名旦朱天水、名丑朱雙奇、名琴師朱萬明等。有一次他們去演出,剛下過大雨,地上泥濘不堪,無法踩蹺。就去掉高蹺,登臺演出。從此,高蹺曲就變成了“高臺曲”,曲劇終于走上了舞臺。

  《陳三兩》一劇,是這些曲劇老藝人根據唱本改編的。早期的名旦(男旦)劉衛生(衛生娃)、李金波等都擅演此劇。當年曲劇很是流行、興旺。曾和一個名豫劇班賽過對臺戲,大獲全勝。豫劇名旦崔蘭田曾回憶,自己當年在洛陽看“衛生娃”等人的曲劇看得入迷,天天學唱。到老還會唱《小姑惡》一劇的唱段。

    再往后,藝人們開始組班演出(以前都是農忙干活,農閑找人聚起唱戲)。又下南陽為軍隊唱戲。這促成了大調曲子和小調曲子的交流。南陽的玩友學了小調曲子,洛陽的則學了大調曲子。南陽玩友看到洛陽的已經組班唱戲了,就也開始組織戲班,去掉高蹺,登臺演出。張新芳老師出身很苦,自幼就為生存學唱。前輩藝人發現了這棵好苗子,就加以教導培養。加上張老本人好學又很有靈氣。很快成名。解放前就唱出了名,其《陳三兩爬堂》更是唱紅了中原大地。

    40年代末,河南省主席劉峙以曲子戲“誨淫誨盜,有傷風化”為名而加以禁演。一時間砸戲院、抄戲班、毆打藝人。這時,李金波等老藝人以“南平調”為名,借劉母生日演戲慶祝之機,聯系喜好曲子戲的軍官,一方面認真演出,一方面旁敲側擊,終于使劉收回成命。

    解放后,曲子戲正式定名河南曲劇。1956年張老師以《陳三兩》一劇參加了河南省第一屆戲曲匯演,獲一等獎。她回憶排演時有段戲總是覺得唱得不夠好,可就是找不到改的方法。有一次排練時,她入戲很深,就唱成了另一個曲牌,效果竟然好多了。以前她演這出戲時,是從頭到尾一直跪著。人們底下都說“張新芳真中,真能跪”,她聽了還很高興。后來意識到在適當時候應該讓陳三兩站起來,這樣才能表現出她的反抗。于是,就改了,也就更好了。張老師對《陳三兩》是千錘百煉,還吸收了呂劇的東西融化其中。1958年毛主席看了她的《陳三兩》,很是贊賞。59年就拍成了電影,這是河南曲劇的第一部傳統劇目電影。從此,此劇被眾多劇種移植,許多戲曲名家都演繹出了自己的特色,成為本人的代表劇目。

   《陳三兩》一劇在河南很有名氣,是出唱工繁重的戲。聽媽媽說,剛解放時有一個人唱這出戲,一板唱唱完,人竟活活累死!張老師在這出戲里充分利用了曲劇長于抒情、音樂擅于表達悲劇人物的特點,對大調曲和小調曲都加以運用,唱腔設計得十分成功,再加上她那善于閃、顫的大腔大口的演唱風格,整出戲藝術感染力極強。我奶奶很少看戲,只能看懂《朝陽溝》和《卷席筒》。可是我給她看了《陳三兩》后,她竟神奇地喜歡上了,老說陳三兩命苦啊,這個女的唱的好啊。以至于一聽到張老師的聲音,就說是陳三兩。以奶奶的“看戲水平”來說,她未必全懂。可是張老的演唱、曲劇的音樂,這些藝術感染了她。外婆是個老看戲的了,我有好多戲都是聽外婆說的。她也說“啥戲,曲子最好聽。唱陳三兩的那個女的苦戲唱得最好。”連我自己,對這出戲也是十分喜愛。直到現在,心情不好是哼上幾句還想落淚。

    自己第一次看是中學時,河南臺放的。時間很晚,我卻一直等到。只聽到了“又學會琴棋書畫宮羽藢角商”就被媽媽“勒令”去睡了。后來,95年左右吧,張老師要告別舞臺,回到家鄉舉行告別演出,唱得就是《陳三兩》。遺憾的是,當時課業很緊,沒能去看,至今仍很痛心。再后來,買到了光盤。終于可以從頭到尾看了!記得看到“痛罵贓官”一段時,我很感慨,對父親說,要是讓當官的都看看這出該戲多好。

    張新芳老師是曲劇第一個女演員。朋友們說的她是“曲劇祖師奶奶”,實際上這是文革時造反派批判她的話。她的代表劇目有《陳三兩》、《秦香蓮》、《荊釵記》、《祥林嫂》等。據說她的《祥林嫂》演的很好。專家評價說“以她的文化功底不見得對魯迅的原著有多深的理解,可是憑著自己的藝術天才,她把這個人物演繹得栩栩如生,尤其是眼神,更是妙絕”。

    經過老一代藝術家的努力,只能演“三小”的曲劇如今已是行當齊全。曾赴臺灣等地演出,頗受歡迎。在廣東演出時,合同期滿,可對方仍不讓走,只得又加演三個月。關于曲劇的其他方面,等下次有空再說吧。另外,戲劇場能否把京劇、評劇、豫劇、曲劇等劇種的《秦香蓮》也拿出來,加以對照欣賞,肯定更精彩。【原標題:曲劇陳三兩和曲劇發展史】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戲劇網 2011-05-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中國皮影藝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