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與品牌 >> 瀏覽南陽

加強保護和傳承西坪民歌 給力中原經濟區文化建設(3)

2013/11/13 10:57:38 點擊數: 【字體:


    5、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演出比賽活動。2007年參加由《南陽日報》組織的首屆重陽文化節演唱活動,2008年元旦參加全縣廉政文化匯演,2009年11月參加全縣文藝大賽決賽等活動演出。
 
    6、編輯刊印《西坪民歌100首》。這是首次編輯出版西坪民歌歌詞的文獻資料,是從現有民歌手中收集上來并經過提煉歸納出的100首經典歌詞,涵蓋了勞動歌、時政歌、情歌、兒歌、歷史傳說歌、其他類歌等六個類別。

    7、建立高校西坪民歌實習基地。2008年南陽師院音樂學院與西坪鎮政府文化服務中心簽訂協議,在西坪鎮建立西坪民歌實習基地。音樂學院的系主任何軍副教授和邵老師還對西坪民歌的演唱活動進行了現場錄像,作為素材將運用于課堂教學。

    8、新聞媒體多次報道西坪民歌的事跡。近年來,《河南日報》、《大河報》、《南陽日報》、《南陽晚報》、南陽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到西坪鎮采編西坪民歌事跡,多次刊發西坪民歌演唱信息。中央電視臺還播發了西坪民歌的新聞。西峽縣電視臺采編的西坪民歌專題新聞獲得全省好新聞二等獎,擴大了西坪民歌的影響力。

    (四)西坪民歌傳承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西坪民歌在傳承過程中,其傳唱形式遇到現代信息時代的挑戰,在與電視、電影、網絡、廣播等媒體新形式的競爭中顯得乏力,在爭取傳承人和聽眾方面存在著非常鮮明的劣勢,傳承活動存在著中斷的危機,具體地說有:

    一是傳承人年齡結構偏大。從調查中得知,西坪鎮域范圍內,40歲以下的傳承人幾乎沒有,多數傳承人年齡在55到70歲之間; 二是高層次傳承人少且層次不夠高;三是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年輕的傳承人難以選定更難穩定下來;四是活動載體少,傳承人演唱收入低;五是專家學者傳幫帶發揮的嚴重不足;六是記詞多記譜少;七是影像化資料偏少;八是政府投入支持力度不夠。
 
    五、多渠道、多途徑傳承和利用西坪民歌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西坪民歌的挖掘整理力度

    政府要加大投資投入,設立西坪民歌保護基金,建立西坪民歌協會,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合作。并依據已經建立的西坪民歌演唱隊,定期開展演出活動,鍛煉傳承人隊伍,逐步擴大影響,吸引觀眾,吸納新歌手。同時,邀請專家教授,對西坪民歌進行研究整理和藝術指導,使其更加系統完整、藝術水平更高。

    (二)不斷創新民歌演唱活動

    任何一種文藝形式的存在,都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吻合人們精神需要,做到與時俱進。脫離人們需要的文藝形式,早晚要被淘汰。西坪民歌之所以有失傳的危機,就是因為它與當今人的精神需求有第一定的差距。為此,我們在保留傳統優秀唱詞和曲調的同時,還有吸納新的文藝形式的精華部分,比如在選詞上,要更多的增加優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方面的新詞,增加當代先進人物的事跡、身邊人的風采,以謳歌時代的精神風貌,弘揚主旋律,增強感召力,增加吸引力。

    (三)加大培養年輕傳承人的力度

    在廣大農民中開展民歌演唱活動,讓大多數農民對民歌有一個基本認識和好感,讓人們喜愛本鄉本土的民歌文藝形式,在全縣居民有學民歌好、唱民歌光榮的意識。同時運用政府資金支持,給足培養經費,讓年輕人既學到演唱藝術,也不耽擱家庭經濟收入,不能因為演唱而使家庭受窮。

    (四)在中小學校中傳唱西坪民歌

    組織民歌歌手,定期走進中小學校,傳唱西坪民歌,編輯西坪民歌詞曲,分發給各學校,讓學生們在業余時間里學唱民歌,擴大民歌在小孩子心目中的影響,為民歌傳承人的培養奠定人才基礎。
     
    (五)把西坪民歌當做一項產業來做

    東北二人轉,是東北傳統的民間藝術,現在卻做成了很大的文化產業,紅遍大江南北,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我們在傳承好西坪民歌的基礎上,加強對西坪民歌的打造和包裝,像東北二人轉一樣,把西坪民歌當做一項產業來做,組建專業西坪民歌演出隊伍,打造西坪民歌精品,加強西坪民歌對外的演出交流,讓西坪民歌走出去,在全國產生影響。

    (六)把西坪民歌與旅游產業相結合

    旅游產業需要文化來提升品位和豐富內涵,西坪民歌作為我縣的文化名片,要把西坪民歌與我縣旅游產業相結合,使其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一場《印象·劉三姐》,不僅讓人記住桂林的山水美景,同時也欣賞到民族文化藝術,《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是地方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成功典范,我們借鑒《印象·劉三姐》成功做法,結合我縣山水旅游景點,請著名導演、演員,打造一臺高品位、有看點、有地方特色的西坪民歌實景演出,吸引游客,提升我縣旅游業文化內涵。

    總之,西坪民歌是我縣對外的文化名片,是傳統文化瑰寶,我們要按照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原經濟區文化建設的要求,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保護傳承利用好西坪民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原標題:加強保護和傳承西坪民歌  給力中原經濟區文化建設】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西峽網 2013-3-7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央視奏響“南陽板頭曲”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