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南陽

解讀《后出師表》:諸葛亮不因敵強而坐以待斃

2014/12/29 17:08:19 點擊數: 【字體:

解讀《后出師表》:諸葛亮不因敵強而坐以待斃

 

    國學教育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后出師表》

  從學術的嚴謹性而言,《后出師表》到底是不是諸葛亮的手筆,一直沒有得到學術界的確認,因為陳壽的《三國志》未將其錄入,最初見張儼的《默記》。張儼是三國時期的東吳人,年代稍后于諸葛亮。這篇文章,蜀國人沒有收錄,卻讓東吳人收錄了,有點蹊蹺。當然,東吳也有諸葛家的人,諸葛瑾家族在江東也是望族,諸葛亮的文章在東吳有粉絲,他的侄兒諸葛恪也說過,經常閱讀亮叔叔的戰略文章。

  擺脫風險 唯有開拓

  真實性的考據意義不大,我們還是來看看其中高深睿智的戰略意識。據說這是公元228年十一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的上表,對敵我形勢做了一個預估,得出的結論是:現實是不樂觀的,風險系數很大,但是只有在不樂觀的情況下,做大膽的開拓,才有樂觀的愿景。

  諸葛亮對整體形勢的評估是,前任老板知道我諸葛亮的才能和蜀國的實力,如果和曹魏競爭,那是敵強我弱。然而,如果因為競爭對手強大,而我方畏縮不前,不積極參與競爭,那最后就只能坐以待斃。與其如此,不如主動上前,積極競爭。

  也就是說,積極作為的風險,比保守不作為的風險小。開拓,才是擺脫風險的唯一途徑。

  諸葛亮從蜀漢高層的現狀分析開拓的必要性,他認為蜀漢的第一任老板劉備,其素質不如漢朝的第一任老板劉邦,而作為經理人的諸葛亮,其素質也不如當年的張良、陳平,憑著這樣的管理層是不可能很淡定地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必須得拼。拼,就是因為創業基礎不如人,要用積極開拓來彌補。

  要說服集團內部的人相信他的主動競爭策略,劉邦、張良的事跡還有點遠,此一時彼一時的競爭環境不同,缺乏說服力,于是諸葛亮就舉競爭對手曹操的例子。

  曹操是一個開拓意識極強的高手,諸葛亮對他的評價很高:“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此公的智商遠高于一般人,用兵水準跟孫武、吳起是一個層次的,哪怕是尊劉貶曹的《三國演義》,對于曹的軍事才能,也是充分肯定的。

  然而,就算老曹這樣一位競爭中的大能人,也不能一一準確預計創業中的風險。例如,他在南陽曾經中箭,在烏巢幾乎打算逃跑,在漢中北山被趙云嚇得倉皇渡河,在潼關被馬超打得亂竄,然而,一個又一個風險的背后,卻是一個又一個勝利。想要不冒風險而保持公司的安穩,我諸葛亮從來沒有聽說過,“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未解之三也”。

  勝與敗的曲線走勢

  諸葛亮認為,創業路上勝與敗的曲線走勢,是最難預估的,“夫難平者,事也”。這種情形估計和炒股差不多。諸葛亮將當時的競爭曲線做了一個清晰的展現:當初劉備兵敗長坂坡,曹操自信地拍手大笑,以為大局已定;沒想到赤壁一戰,勝利的天平傾向孫、劉。劉備得了荊州,又得了巴蜀,然后北伐漢中,取得勝利,沒想到轉眼間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

  在競爭中,勝與敗的糾結,是一環扣一環,此時敗,可能彼時勝,誰也沒法百分百準確地預估。

  諸葛亮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即靜止不動等于日益貶值。三家大公司處于見血封喉的激烈競爭態勢中,你無論是靜守也好,主動出擊也好,其實損耗是一樣的,“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未解之六也”。

  在與強大對手并存的時候,就算你不主動出擊,其損耗也還是存在的,對手的日益強大,也是你的日益貶值。既然靜守與出擊的損耗相當,那么還不如主動出擊,以同樣的損耗換取更高值的收獲。其實,在市場的競爭中,很少有中小企業能在靜止不為的狀態中,與市場大鱷并存。

  諸葛亮在文中也列舉了當時保守一方, 不作任何開拓的集團,是如何在安靜中滅亡的。而魏、蜀、吳三國之所以能扛到最后,也是不懼風險,敢打敢拼的結果。

  對待競爭的正確態度是,要在敗中看見勝,要在勝中看見敗,勝敗永遠都不是靜止狀態。真正的風險意識,不是靜觀保守,而是積極介入、參與,躲避風險或許反而會增大風險,只有敢于涉足風險,才能降低風險。我們今天學《后出師表》,就要學這一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14-12-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