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南陽

冬至與張仲景

2014/12/8 16:43:41 點擊數: 【字體: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這天,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計算24節氣的起點,始于漢代,盛于唐宋。冬至日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從這天開始即進入“數九寒天”。據《后漢書》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冬至這天朝廷上下均放假休息,在我國北方還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吃餃子是醫圣張仲景留下的民俗。
 
    俗諺說得好:“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張仲景是東漢南陽西鄂人,他的《傷寒雜病論》,乃集醫家之大成。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濟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他任長沙太守時,大堂行醫,診病施藥,被后人傳為佳話。張仲景辭官回鄉時,正值隆冬,他看到白河兩岸百姓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冬至這天,他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把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一起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及藥物撈出來剁碎做餡,用面包成耳朵形狀的“嬌耳”,煮熟后分發給前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感到渾身上下都暖暖的,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很快就好了起來。于是,后人便在冬至這天,照著“嬌耳”的樣子用面包成“餃子”或“扁食”食用,一直相沿到現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3-12-24)
0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