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南陽

南陽武侯祠游記

2013/4/1 10:17:50 點擊數: 【字體:

 
    一個晴朗而又寧靜的夏日午后,我們來到了位于南陽市西南郊的臥龍崗上。剛剛經歷過一場大雨洗禮之后的武侯祠,在蒼松翠柏的環抱中更顯得清新潔凈綠意蕩漾。這里曾經是三國時期“智圣”諸葛亮荷鋤躬耕的地方,也是歷代后人紀念、祭奠先生的神圣所在。“三顧頻繁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良久佇立于“千古人龍”的石坊下面,耳旁頓然回響起“寧靜致遠”的天籟之音,先生曠達與超然的處世胸懷,不由不令我們于萬般感慨中肅然起敬。

     拾級而上,穿過鐫刻有“漢昭烈皇帝三顧處”的石牌坊和仙人橋,祠院的主體建筑大拜殿迎面撲入眼簾。殿內的諸葛孔明塑像神態飄逸、栩栩如生,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大殿門柱上書有一幅趣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由此可見襄陽南陽躬耕地之爭由來已久。該聯作者顧嘉蘅為湖北東湖人,清道咸年間曾經五任南陽知府,因仰慕諸葛英名,在任期間極力維修南陽諸葛躬耕故宅和祠院,為了不開罪襄陽父老,這才有意撰寫了一幅頗為耐人尋味的對聯。大拜殿的后面,便是蓬松如傘型的諸葛草廬,相傳這里曾經是諸葛亮當年隱居苦讀的地方。唐人劉禹錫《陋室銘》云:“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草廬在唐代時已經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據此可見一斑。現在的諸葛草廬系磚木結構,外圍有八角回廊,屋頂以茅草苫蓋,內有名滿天下的八陣圖。置身草廬之中,四周景致便可盡收眼底,正如古人所謂“身居一廬八面景”。武侯祠十景中之八景的古柏亭、野云庵、半月臺、躬耕亭、小虹橋、抱膝石、老龍洞等繞廬而建,如眾星捧月。這些景點雖同置一院,但并無充塞擁擠之感。但見碑廊相連,錯落其間,互為對景,構成綺麗怡靜的環境,步移景異,使游人流連忘返。

    諸葛草廬的左側是野云庵,據傳這里是諸葛亮當年會友的地方。庵內塑有諸葛亮和其密友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聚會討論詩書時的熱鬧場景,四人中或坐或站、或言詞激昂,或凝神傾聽,十分傳神地再現了一幅動人的歷史畫面。自野云庵前行十數米,便來到了半月臺,相傳這里是諸葛亮夜觀星相的地方。沿梯道盤旋而上,佇立于高約數丈的花樣平臺,憑欄眺望遠山近景,胸中陡然涌騰起萬丈歷史煙云,遙想先生當年“漢月鏤空昭碧天,憑高一望凈寒煙,山圍水匝林稍見,待酌流霞候月圓”時的動人情態,無限敬仰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半月臺下面的老龍洞,洞體古樸簡陋然則極具幽玄詭秘之氣,洞壁上的石雕龍頭,其造型、意象之生動傳神,令人自然聯想到諸葛先生這一“千古人龍”。半月臺右側,也即諸葛草廬的后門正前方,是一古樸精致的石券拱橋,輕若飛虹臥波,世人謂之“小虹橋”。橋下碧水清幽,三五叢綠荷亭亭玉立,其間怒放著數朵令箭荷花,似在向游人述說著臥龍先生的高潔情操。復往前行,一座玲瓏假山兀自突起于視野之中,“抱膝石”與“梁父巖”悉皆隱現其間。陳壽《三國志》云:“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聯想孔明當年于月夜花香中抱膝長詠“梁父吟”時的情景,該是何等美妙,何等的富有詩意!

    穿過假山,迎面便是武侯祠內的最高建筑寧遠樓,也叫清風樓,據傳為諸葛亮寓居南陽時的書齋舊址。“寧遠樓”字匾位于正脊中間麒麟座上,樓面闊五間,下有回廊,門額為清嘉慶十四年南陽知府張傳金所題的“萬古云霄”字匾。“萬古云霄”源出于杜甫的《詠懷古跡》詩:“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樓上置諸葛亮抱膝長吟塑像,其像神態飄逸,安閑自若,十分傳神地勾勒出諸葛先生大氣磅礴虛懷若谷的精神風貌。寧遠樓正間兩側均為閣樓,登高遠眺,但見紫山聳秀,萬木蔥蘢,四方勝景一覽無余,讓人平添一股思國憂民的浩蕩之氣!
  
    武侯祠北路入垂花門即三顧祠院。該祠院建成于清康熙年間,門額“三顧祠”為今人盧嘉錫所書,門柱上懸掛著“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的對聯。三顧祠內翠柏森然,碧草如茵,整座庭院宏敞幽深。過射圃亭,正前方為一硬山建筑,即關張殿。殿內立有關羽張飛貼金塑像,關羽赤面鳳眼,美髯垂胸,雄姿威風,若帝若神;張飛面色漆黑,豹頭環眼,匾額上的四個大字“目無魏吳”便是二位將軍威猛無敵的生動寫照。“三顧堂”位居關張殿后,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對話的紀念性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木步架與硬山磚墻組合,古樸素雅,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其前出廊,殿內有劉備、諸葛亮對話的塑像,二者分賓主而坐,書童侍立側旁,再現了備亮一番晤對縱論天下的動人場景,明陳正倫《臥龍崗》詩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據雄。”三顧晤對正可謂一次歷史性的經典會談,為歷代后人津津樂道,遂成千古美談。
   
    走出武侯祠,已是夕陽西下之時,回望巍峨莊嚴的諸葛山門,我們心中涌動著“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萬千感慨。日月滄桑若過眼煙云,歲年更替又如白駒過隙,然而諸葛先生的英名卻像萬古不死的江河一樣,奔流在歷史的大地與天空之間,永存于生生不息的后人心頭!“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擁有如此輝煌的短暫人生,我們想,諸葛先生生當足矣!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全游網 2008-08-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