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潤珠含玉北汝河(之四)

2013/11/11 11:06:10 點擊數: 【字體:

 
    河過長橋村,南行又東折,平緩處清波靜流,湍急時水聲嘩嘩。左岸沃野平闊,右岸淺山孤嶺若斷若續。山多紅石,山下土層厚達數十米,裂隙處尚有窯洞遺存。宅前坡上,村民廣植柿樹、桃樹、李樹。三面臨河的紫云山,一嶺三波拱起,柿林連著槐林。春來槐花噴雪,深秋柿葉如霞。陰坡山巖峭立,泉水叮咚
不絕。“紫云晴雪”為郟縣八景之首。山上有塔,俗稱“半截塔”。皆因一嶺突兀,北汝河湯湯而來,對岸平原如砥,八面風雨來襲,塔在山巔,不耐摧損,屢建屢斷。據傳,此塔為“二皇姑塔”,北面陰山上的白塔為“大皇姑塔”,與西南數里的香山寺大悲觀音大士塔并稱三姊妹塔。據傳,三姊妹同為春秋時楚國君主楚莊王的女兒,三公主妙善仁孝貞潔,舍手舍眼救父,成為中國化的千手千眼觀音。二皇姑不愿舍身救父,所以連所建佛塔也多次遭到雷打電擊。

    河下行,經襄城縣十里鋪鄉魯渡村進入襄城縣境,蜿蜒穿過6個鄉鎮,全長46.9公里,流域面積102平方公里。由于河道彎曲,河槽窄深,又處在山區向平原過渡地帶,沙田松軟,水流湍急,一遇洪水,岸坍沙噴。自1964年以來,水利部門在左岸組織修建堤防51.7公里、右岸26公里。后經多次除險加固,得保兩岸平安。

    河下行,經楊灣至黃柳村,右岸有季節性支流柳河來濟。柳河有兩源,源出平頂山境內的馬棚山和焦贊山。馬棚山下有馬澗溝水庫,建于1958年11月,庫容20萬立方米。焦贊山原名高陽山,位于平頂山市區東部,因宋朝抗遼名將焦贊曾在此扎寨為寇而得名。山東坡有葛仙觀,觀中有殘碑,上刻“紫云仙境”,豎行小書:“明嘉靖已酉夏四月望”。相傳觀為東晉著名道教領袖葛洪的修道之處,此人不僅對道教發展卓有建樹,且在治術、醫學、音樂、文學等方面皆有著述。觀內現存四眼古井,水色深澈,水味清甜,終年不枯。山不高植被卻好,槐樹、棗樹、榆樹郁郁成林,涵養水源,潛流成溪。雨季攜浮水進襄城縣境,入容量100萬立方米的雷洞水庫。而后蜿蜒北折至紫云鎮道莊村南,有紫云谷來水匯入。下行至王莊村南,與馬澗溝水匯合,沿途又有張莊水庫、潘莊水庫,和容水120萬立方米的辛寨水庫連珠成串。

    紫云山位于襄城縣西南部,南距平頂山市區約8公里,西北與郟縣紫云山一脈相連,同屬伏牛山東端的淺山區,植被豐茂,泉流成溪。山間槲樹接嶺連坡,面積約6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的槲樹林之一。春日新葉初萌,紫茸茸煙暈霧罩;秋來槲葉霜染,滿山赭黃,燦若云錦,是為山名由來。中有紫云書院,創建于公元1468年,由明代中葉名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李敏所建。三進庭院,有欞星門、大成殿,宣圣堂、崇德殿,諸賢堂、廣業殿和青石碑刻、青石篇額等古跡留存。

    河下行,至鄭莊村西,有葦河自左岸來濟。葦河亦有兩源,東源出自禹州市十金山阿馬棚坡,名東柳河。西源出自禹州市三峰山陽坡山坳,名西柳河。兩源至新莊匯流,稱呂梁江。河過大呂村又分為兩支,其中一支名福河,南行進入郟縣長橋鎮后稱三險河。河到凌堂村東有流程10公里、源出禹州市王村的會河匯入。后經大李莊、鄭橋、坡河、坡趙入襄城縣境。河走平原,地勢低洼,早年曾有一里多寬、數十里長的蘆葦蕩,所以稱葦河。河行十里鋪鄉東姚村南,納源于禹州市老鴰營的馬湟河,下行4公里入北汝河。

    河下行,南折又東流,水勢漸行漸闊。左岸有古鎮襄城,春秋時稱“汜邑”、“汜城”。公元前540年,楚靈王在汜之西北筑新城,周襄王避難曾居汜,故名“襄城”。歷代相沿到如今。鎮有古城墻,始建于春秋,歷經漢、魏、晉、唐、宋,明清時形成長5公里,高7米,寬5米的樣貌。屢經戰火,古城墻仍有2297米留存,斑駁著歷史的滄桑。襄城縣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煙葉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明代萬歷年間。

    河過襄城,水面寬展百余米,清瑩不見底。堤上煙柳拂風,堤外十里桃花,是北汝河最美的一段。

    下行有大陳閘,建成于1975年7月,是潁汝灌區南水北調的骨干工程。東西排列12孔,閘高8米,閘門寬10米,總長161米。閘上建有公路橋。設計流量3700立方米/秒,控制流域面積596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500萬立方米。許昌市區50%以上的生活用水由這里輸送,其配套干渠自流灌溉土地15萬畝。

    閘下河段枯水季節仍保有半個流量。下行于右岸洪莊楊鄉王灣村西北入葉縣境,過境河段長8.5公里,流域面積92.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2.3立方米/秒。河床寬80~120米,經王灣、赫莊、王莊、殷灣至姜渡口,右納湛河。建國前,北汝河葉縣段有堤防1.7公里,建國后1966年、1976年和1978年3次培堤加寬加固,新修護岸工程兩處,王莊北退水閘一處。1982年又新修加固圍莊堤18處,避水臺10處。為保證襄城縣城及北汝河大堤安全,水位達到84.20米時,即在襄城縣西河沿村破右堤分洪入湛河洼,屆時葉縣的洪莊楊鄉24個行政村將被淹沒,洪水得以從沙汝河匯流處預留的堤防缺口退入沙河。(曲令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2007-11-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