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河風光 牛智廣攝
湛河,全長38.9公里,流域面積2.47萬平方公里,是穿過平頂山市區的一條以防洪為主、兼有排水灌溉和改善城市環境等多項功能的中型河流。上世紀60年代以來,多次開挖疏浚,城區河段建有14座橋梁,夜景璀璨。
1984年9月以來,歷屆政府對沿岸堤坡多次修整,筑水石亭榭,植竹樹小苑,自凌云路到誠樸路,建成了6公里長、240米寬的湛河公園,其間百多種4萬多株喬木、41萬平方米草坪、14100平方米綠籬草坪圖案,團團簇簇,花開葉落,守護著80米寬的河水,成為這座工業城市靈動的眼眉。晨昏散步會遇見打拳的,吹管拉琴的,放風箏的,下棋的,還有一個熱鬧的寵物市場。市民自發的體育文化活動,演繹著嶄新的習俗與風情。岸頭橋下搭戲臺,一年四季弦樂不絕,是戲迷和老年人的福地;青松綠柳,朗日明月,撩撥著多少青春少年的情意繾綣……
湛河,由清到濁,再由濁到清,且要清到久遠,這其間已經投入和將要投入的巨量人力物力,不但為城市的發展烙下深深的印跡,也給人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
湛河又名湛阪,酈道元《水經注·汝水》有載:“……春秋襄公十六年,晉伐楚報揚梁之役。楚公子格及晉師戰于湛阪,楚師敗績,遂侵方城之外……湛水之北山有長阪,蓋即湛水以名阪,故有湛阪之名也。”據史家考證,這場被寫入《春秋左傳》的“湛阪之戰”,就發生在焦店鎮西高皇一帶。
長阪者,長坡也。歷史上的湛河,河水漫流,南到九里山根,北到落鳧山一路南來的長阪坡前,東至現今的許南公路,皆為湯湯水澤。現今衛東區所轄的諸葛廟街一帶,曾是一處挽纜系舟的連山丘埠。茅檐高樹,水波蕩蕩,煙火人家泊在水光樹色里。明正統年間,詩人曹璉任河南提學僉事時曾盤桓于此,寫下一首《武侯祠》:“一帶長崗繞故墟,孔明從此結茅廬。韜光久負商伊志,枉駕頻勞漢胄車。八陳圖成功不朽,三分國定欲何如。觀風偶過湛阪隴,慨想長吟恨有余。”另據清汪介人《中州雜俎》載,諸葛亮“又嘗居葉縣之平山下,現存隋開皇二年斷石幢云:‘此地有諸葛之舊墳墟,在高陽華里。’今山下少西有諸葛廟,東金雞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處。蓋孔明瑯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陽則自孔明始也。此斷石幢既為隋時物,則去三國時未遠,言必得其真,故而書之。”另據《葉縣志·陵墓》載:“開皇斷石幢系明代葉縣縣令牛鳳在《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石碑中所記。”水澤山湄,堪為居所,諸葛廟遺址就在今平頂山市衛東區婦幼保健站所在的地方,《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石碑亦保存完好。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尚有南陽襄陽之爭,用現代話說,臥龍先生中小學的課業都是在湛河之濱完成的。
湛河雖說算不得大河,卻因地處關隘要沖,歷代兵家必爭。無論從歷史、文化、地理等不同角度著眼,都有著不容忽略的位置。特別對于因煤而興、短短半個世紀即崛起中原的鷹城來說,從能源經濟、信息經濟發展到今天的文化經濟,城市的根系越來越遠地滲入歷史深處。湛河,作為地域文化的歷史檔案,作為近代水文變遷的見證,它都是一條值得研究和講述的河。
上世紀50年代初,地下煤層尚未大量開采,稻田溝兩岸丘阜連綿,東西寬10公里,南延5公里到西高皇老村。一個U字挑起,河南岸是東西綿延的九里山,河自洼地始,又進洼地中,遇雨即成一片澤國。僅1956年到1964年,房屋湮沒、大面積田地被淹的洪災就發生過7次。1959年至1960年,修建白龜山水庫,北干渠在烏江河口處與湛河交匯,對湛河河道按照灌溉引水120立方米/秒、排洪433立方米/秒拓寬疏浚,至葉縣任莊分流而北,輸水入許昌市。后因河水污染,分流渠廢棄。
彼時,湛河兩岸有大大小小16條支流,由于植被淺薄,支溝河道短促,坡陡流急,1971年6月,24小時降雨210毫米,造成道路中斷,許南公路以西堤防潰決。1973年2月,郊區政府組織4000民工再次疏浚。1982年,為保護沿岸大型企業的安全,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對光明路至大營橋5.86公里的河段裁彎取直,培修堤防,清障疏浚。但光明路以西、大營以東9.42公里的河段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治理。1985年前后,沿河兩岸道路平寬、高樓林立,城區框架形成,卻因排水系統不暢,每遇暴雨,絹紡廠一帶積水成泊,體育路下段亦成澤國。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建設路西段還會淫雨成河,使過往車輛熄火。幾經開挖疏浚后,地下管道直通湛河,卻害得這道城市眉眼越發渾濁不堪。
1992年以來,政府多次組織人力物力,對城區9.19公里長的河段清淤、筑堤、護坡,河間拉起了三道橡膠壩。2008年以來,多批次投入資金,治理城區兩岸的浮水溝。以西楊村河為例,全長5.5公里,縱穿市區南北,原為溝聚山溪。礦業興起后,西楊村河已無自然水源。上世紀80年代初,河中流淌的就是又黑又臭的生活污水。2008年7月1日,城建部門組織開工治理,從礦工路至湛北路,河床兩側鋪設了全長1670米、直徑1米的排污管道。同時在湛北路北側、建設路北側和聯盟路北側河道間攔起3座橡膠壩,河底鋪設水工磚,攔蓄雨水和循環清水,構建親水走廊、景觀花帶、壁掛花池,成為一道供人休閑散步的水景綠地。
到2008年底,湛河治理第四期工程竣工,溫集河、稻田溝、陳莊溝、西楊村河、吳寨溝、月臺河、煤泥河、化肥廠溝、北干一支渠等8條河道實現了雨污分流,湛河變清。沿岸壩堤攏丘栽草,廣植樹木,湛河日漸成為具有防洪、排水、灌溉、游賞等多種功能的人工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