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走進平頂山 >> 印象平頂山 >> 瀏覽平頂山

解讀郟縣——三蘇、知青、儒道文化

2013/10/12 15:53:12 點擊數: 【字體:


    三蘇文化。三蘇文化因“唐宗八大家”蘇軾、蘇轍的真塋和蘇洵的衣冠埋在郟縣而形成。三蘇文化就是以三蘇的哲學思想,官海經歷,文學成就,佚聞佚事,郟縣的蘇軾、蘇轍的墳墓和父親蘇洵的衣冠冢,后人托物言志,對三蘇生平和學術進行了深入的文化挖潛和廣泛的學術交流,從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名人文化體系---三蘇文化。宋元以來,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到三蘇墳祭祀拜謁,吟詠題刻,形成了一道絢麗多姿的三蘇文化風景線。1962年三蘇墳被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本NHK電視臺,臺灣奉天傳播公司先后來三蘇墳拍攝專題片;美國白宮美中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西華盛頓大學教授唐凱林專程來郟開展文化交流。世界蘇姓宗親會派團來郟尋根祭祖,考察投資環境;郟縣成功地承辦了中國第四、第十四屆國際性蘇軾學術研討會,使三蘇文化成為郟縣的一張名片、展示郟縣形象的窗口。
  
    知青文化。1955年,郟縣大李莊鄉32名初中畢業生和高小畢業生回鄉參加合作化工作,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特別注意”,做出了“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里去。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做為的。”光輝批示,從而引發了歷時10年、有一千八百萬知青、牽扯一千八百萬個家庭的上山下鄉運動。中央和省級40多家新聞單位派駐記者 云集郟縣。知青生活成為文學家、史學家反映和研究的對象。知青生活、知青文學、知青史構成了頗具特色的知青文化,郟縣大李莊鄉被譽為“中國知青運動的圣地”。這里建起的廣闊天地紀念館、知青故居、知青路、知青井、知青林、知青之家保護完好,一個知青城區正在悄然崛起。
  
    儒道文化。孔子是我國儒家學的創始人,周游列國,前往晉國時,在郟縣黃道鄉西黃村停車小駐,采風郟地回到魯國,主持編寫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并選用了歌詠郟地的《汝墳》詩一首。后來孔子五十八代孫移居郟縣成為孔姓全國十大支派之一。北周著名金石學家、時任郟城知縣的郭忠恕倡導和支持孔子后裔建起了郟縣文廟。郟縣文廟,名列北宗曲阜文廟,南宗衢州文廟之后。2001年,中國古建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一行,來這里考察,稱之為“全國縣級文廟,郟縣是最好”,并親筆題寫了“郟縣文廟”匾額。
  
    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教尊老子為始祖及被神化,始于秦漢。據中國道教史和《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后集》記載:“道教始祖老子降生之時,即行九步,步生蓮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道獨尊,我開揚天上道法,普渡一切動植眾生。”郟縣有座蓮花山,有九座山峰,狀如九朵蓮花,與位于太行山第一峰的二朵蓮花山-老爺頂和湖北的四朵蓮花山武當山,并稱道教的三大圣地,只因郟縣的這座蓮花山位于太行山(輝縣)蓮花山-老爺頂和四朵蓮花山武當金頂之間,故加稱中頂蓮花山。從“三頂”在道教史的位置和道眾心目中的地位看,中頂的地位和輩份,都高于其它“兩頂”。
  
    郟縣的中頂蓮花山上有玄元行宮祖師廟,山腰有朝天宮、山下有迎恩宮等建筑,始建于北魏,屢毀屢建,已歷數千年,現正在進一步保護、規劃和開發之中。
  
    飲食文化。 郟縣境內有一條河,現在叫石河,古稱柏水。漢武帝微服私訪到柏水之谷,今堂街鎮臨灃寨附近,當地的亭長不招待漢武帝,可是亭長的妻子看漢武帝氣宇不凡,就用自家手藝,殺雞作食獻于漢武帝。這個美味后來常常浮上漢武帝心頭。晉時,潘安仁在《西征賦》中有“長傲賓于柏谷,妻觀貌而獻餐”的記載。
  
    姚莊鄉的毛郎廟村,是春秋時期“清河戰役”的古戰場,“隔河比羿”的成語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該村的井水被參戰將士狂飲,其古井被楚莊王命名的“玉泉井”。據傳,嘉 祐 年間,蘇洵攜蘇軾夫婦服除返京,曾在此小住“問茶”, 中國民俗學泰斗鐘敬文教授親自指導他的幾位學生對郟縣茶文化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實地考察,稱以郟縣的茶館、茶棚、茶具、茶情、茶藝為代表的茶文化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并在《中原民俗文化叢書》一書中,有專章介紹郟縣的茶文化。八十年代中期反映郟縣食文化、茶文化的電視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之前的黃金時段播出,后經中宣部批準,作為外宣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點片,分送各國駐華大使館。
  
    龍鳳文化。 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有龍就有鳳,龍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記,它源于中華民族的原始崇拜圖騰。“圖騰”一詞源于美洲印第安人中的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英文譯為totem意可直譯為親屬。在人類由蒙昧向文明進化的過程中,圖騰崇拜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門檻和階梯。 郟縣,在遠古時代就是黃帝部落活動的重要區域,至今郟縣西北一處地方還被稱為“黃帝鈞天臺”。《莊子?在宥》對皇帝鈞郟有詳細的記載,陳壽《三國志》載:“青龍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龍見于郟縣摩陂井中。二月丁西,(帝)幸摩陂觀龍,于是改年(青龍元年),改摩陂為龍陂,賜男子爵,人二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一載:“魏青龍元年,有龍見于郟之摩陂,明帝幸陂觀龍,于是改摩陂為龍隴;其城(郟縣)曰龍城”。北魏著名的辭賦大家繆襲還就曹睿駕 幸觀龍作《青龍賦》。青龍年號,歷時五載,是曹魏政權的鼎盛時期,摩陂青龍是曹魏鼎盛的象征。如今郟縣以“龍”命名的行政村有12個: 龍泉寨、龍王廟、土龍溝、龍頭槐、青龍廟、龍池、黑龍潭、龍骨泉、玉龍寨、青龍寨、龍山寨、回龍寨;以“龍”命名的寺廟5座:龍王廟、白龍廟、龍興寺、龍泉寺;山名2處:大龍山、小龍山;以“龍”命的水名有8處:青龍湖、青龍河、小龍水、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龍池、龍泉。
  
    《后漢書?光武紀》載:“建武17年(公無41年)冬10月甲申,有五彩鳳凰現于穎州之郟縣”!稏|觀漢紀》中稱:鳳高八尺,五彩、群鳥并從,行列蓋地數頃,停17日。此事引起光武帝劉秀的關注,親自派人到實地考察并記錄詳情。當年落鳳的地方在今日郟縣西北10公里,后此山即名鳳落山(鳳山)。 今日落鳳山上,有一處全國唯一的一座側柏基地和側柏基因庫,基地規模2295畝。在這里展開科技攻關,走出了幾十位教授、副教授職稱的獲獎者,走出了幾十位碩士、博士學位的獲得者,中試成果有多個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并列全國林學院校的專業教材。
  
    三國文化。位于藍河入汝處的古藍橋至陰山一帶,古稱摩陂。三國時期,曹操在這里設置行宮,指揮二大戰役,一是指揮了阻擊關羽北進的襄樊戰役,建安25年,(公元220年)正月,平寇將軍徐晃振旅還摩陂,曹操開慶功大會,在摩陂發布《勞徐晃令》。徐晃原為楊奉大將,曹操擊敗楊奉,徐晃降操。襄陽守將于禁、龐德等七軍,在關羽夾擊下全軍覆沒,曹操派徐晃馳援,聲東擊西反擊關羽,大獲全勝;二是封徐晃為平南將軍,守襄陽,誘引關羽再取荊州,四冢 一戰,在吳大將軍呂蒙趁關羽失勢之機,擊其后,關羽兵敗被殺,當徐晃振旅還摩陂時,曹操親迎,此事在陳壽《三國武帝記》《三國志?關羽傳》有載,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關云長大戰徐晃,演繹得淋漓盡致,使摩陂“聲名大噪”。郟縣父老在曹操初祭關羽之地——城關鎮北街,建起了關帝廟,占地約1.1萬平方米,每年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兩次大祭,并形成縣城古剎大會;在陰山豎起摩陂碑,在徐晃從襄樊回軍,進入摩陂這一曹操大營時,整隊的集合地堂街鎮前堂村建起了回軍廟,最后一次重修是民國14年,現今僅遺跡尚存,曹操在摩陂為徐晃慶功時敲打的慶功鑼鼓,又稱郟縣銅器。經過國家舞蹈家協會主席賈作光幫助挖掘整理、加工提高、親自安排指導,同年9月,郟縣銅器隊在沈陽“第二屆國際秧歌節及民間舞蹈大賽”上獲一等獎;12月,又在國家文化部舉辦的第二屆“群星獎”比賽獲獎。1997年5月,城關鎮西街銅器隊在參加北京市舉辦的“中國旅游歡樂節”期間,為國家領導人作了專場表演。1993年3月,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和河南省電影制片廠來郟聯合攝制電視專題片“銅器舞之鄉” !度嗣袢請蟆芬“報春鑼鼓”為題,刊登郟縣城關銅器隊表演的大幅照片!豆饷魅請蟆、《人民政協報》、《南方日報》、香港《文匯報》、《澳門日報》等媒體多次予以報道。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郟縣(2008-10-2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走進郟縣文廟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