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早以前,山東蓬萊仙島安樂國太子——真武,不滿天庭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執意辭別龍父龍母,脫去皇冠錦袍,身披青紗,腰佩寶劍,一心清居名山,修仙養道。
真武好容易脫離了天庭。正愁不知該去何方修練時,正好三姨母趕來為他送行。臨別時囑咐他說:“此去修煉養道,并非容易之事,既然你決心已定,就應該先去山西中條山。那里有五老峰,那是你的五位舅父在開天至宇初,受玉帝賜封為東西南北中五鼎,要他們將下界渾濁一體的天地分開,使萬物生靈在這里勞作繁衍。他們弟兄五人完成天命后,對人間產生了難分難舍的情緣,不愿返回天庭便聚集隱居在那里,一面繼續為人間鎮定天野,一面足膝海闊人倫,助民生息。
誰知這件事后來觸怒了玉帝,他指令二郎煞神下界,一個咒語將你的舅父化為五老峰。要是這次你到那里,或許會助你一臂之力的。真武聽了三姨母的點化后,跪拜辭別,便向中條山走去。
一天,他來到一座山下,遠遠望見五峰并立,紫氣繚繞。仔細端詳,松柏相映,幽雅俊秀。于是他便跪倒在地,把自己辭別龍父龍母,下界修身之事說了一遍。誰知,他的五個舅父理也不理,依然如故地高談闊論。真武一時性急,想到自己歷盡艱辛,來到這里拜師求道,不但沒有得到照應,反而受到冷落,一氣之下,便隨意吃了些山果野味,飲飽清泉玉露,就一屁股坐上“抱玉臺”,昏昏沉沉睡去。不料他一個盹競打了十年。醒來后,發現自己坐的“抱玉臺”已被壓成平頂,并且不斷地沉下去,他迅速起身,一個箭步跨過黃河,一腳踏上亞武山。待他站定之時,忽聽身后一聲齊呼:“好家伙!”當他轉身回眸時,原來是他的五個舅父在對他齊聲贊呼,并示意讓他就地落坐,有事吩咐。當他面向北座定亞武后,五老便把一本天書摔在抱玉臺上。這時,他已完全理解舅父對自己使的是“默示點化法”。于是,他便穩坐亞武而向抱玉覽天書,而且一面繼續修練,一面扶助百姓治世。千百年來,真武倒坐亞武山,形成了齊觀盛景。這就是“倒坐亞武望抱玉”的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