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本身無生殖能力。公驢配母馬所生仔畜叫“馬騾”。公馬配母驢所生仔畜叫“驢騾”。騾的雄性叫兒騾或全騾,雌性叫騾騾,幼畜稱騾駒或騾娃。騾騾耐性好,拉力大而穩健,拉車時多作轅套。經馴之后亦善跑,宜騎乘,不亞于馬。
馬、驢、騾的飼養管理的草料基本相同。在使役中,要注意鞭打的兩個問題:一不打迎頭鞭.恐打瞎眼睛;二不打暗冷鞭(即啞吧鞭),恐使孕畜墮胎。此外,馱運使役回來,揭鞍后,須立即在背膀兩側擊兩掌,刺激神經突然呈緊張狀態,防止感冒。接著牽拉轉圈誘其臥地,充分滾動,舒展渾身筋骨活動血液,然后收韁上槽吃拌草。拌草是在飼草里(麥糠或谷草)加適量麥麩、玉米皮、谷糠等,混水攪拌而成。每天早上和晚間各拌一次,每次可拌給二至二合(合是拌草量的單位名稱)。吃過拌草,接著飲水一次,然后上槽吃空草‘即草里不加麩皮和水),縣西叫吃添草。如需加喂精飼料(豌豆、黑豆、玉米等),可摻入空草里喂之,防止傷食。使役回來,切忌先飲水后進食,恐得水結癥。食后飲水也應先拖韁出槽讓其滾動,然后飲水,在飲水過程中,還須拖動韁繩使飲水時有間歇,防止飲水過猛引起傷水。使役后,如發現背膀有壓傷或磨傷痕跡,可將唾液吐于傷處,進行消毒,以防感染化膿。
使役調令。無論牛、驢,騾、馬在使役中,均有調令。如令其前進,則大聲喊:“吃打”或“得兒吃”,如令其停步,則輕聲喊:“哦哎——”、或“唷一一”。如令其后退則喊:“捎-一”。如套繩絆腿則喊:“抬蹄——”。同時手拖套繩,離開蹄腿。如令其喝水,同時吹出口哨,誘其飲水。叫牛犢時則喊“得兒、得兒……”。如系雙套(即兩個牲畜)拉車,多用騾馬,駕轅的叫轅騾或轅馬,統叫“轅套”。轅套之前叫“穿套”或“內套”,穿套靠右的叫“外套”,統叫“梢套”。
如系拉犁使授,右邊的叫“外套”,左邊的叫“內套”。內外套的籠頭上系根撇繩,牽掛在犁柱上,以便牽動指揮牲口行徑,才能達到調令效果。如需讓其靠外走,則喊“外外”,同時牽動右撇繩。如需靠內走,則喊“內內”。同時牽動左撇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