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玉管、佩組合腕飾(圖8)。M2012出土,現藏三門峽市文物局。一組21件,出土時位于墓主人右手腕部。由1件獸首形佩、1件鳥形佩、9件形態各異的蠶形佩、2件蚱蜢形佩及8件形態有別的玉管組成。其連綴方式為:以獸首形佩為中心組件,兩側各為1件鳥形佩和1件蠶形佩,再各連1件雙面龍紋扁管,其后的8件蠶形佩和2件蚱蜢形佩以2件為一組,共分5組,以玉管相間穿綴而成。這種連綴方式較為罕見,具有現代審美中的不規則美感。腕飾組件玉質細膩,琢磨精致,顯得精巧華貴。
3、瑪瑙珠、獸首形玉佩組合腕飾(圖9)。M2011出土,三門峽市文物局藏。由6件獸首形佩、81顆紅色和橘紅色制作不甚規則的瑪瑙珠雙行相間組合而成。6件獸首形佩皆為青玉,除1件為冰青色外,其余全沁呈灰白色與灰褐色,正面均飾獸首形紋樣,背面兩端各有2個穿孔斜穿于兩端側面上。出土時位于墓主人右手腕處。
四、胸部和腹部所佩飾玉
1、五璜聯珠組玉佩(圖10)。M2012出土,現藏三門峽市文物局。一組共390件(顆),出土時位于墓主人肩、胸至腹部。由1件人龍合紋佩、5件形態各異之璜、368顆紅色瑪瑙珠、16顆菱形料珠相間穿系而成。其具體連綴方式為:以人龍合紋佩為挈領,左右各與雙行瑪瑙珠相接,下與第一璜相連。自第一璜以下兩側瑪瑙珠由雙行改為單行。五璜之間以若干瑪瑙珠相間,第一璜至第四璜兩側分別以若干瑪瑙珠和料珠與左右串珠綴合,第五璜直接與左右串珠相接。整組佩飾組合完整,制作精細,連綴方式勻稱講究。據考墓主為虢國國君虢季夫人,五璜聯珠組玉佩為其身份標志。
圖10 瑪瑙珠、獸首形玉佩組合
圖11 瑪瑙珠、獸首形玉佩組合
2、組玉佩(圖11)。M1820出土,國家博物館藏。出土時位于墓主人胸腹部,由577顆瑪瑙珠和21件管形玉飾組成。這件佩飾的串連方式較為復雜,從上到下可縱分為12節,每節又可橫分為1-10行不等,上下各節串連成一條帶。其中每1、2、9、11節為管形玉飾,其余各節皆由瑪瑙珠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