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三門峽

朝圣仰韶文化遺址

2013/12/31 11:09:40 點擊數: 【字體:


    仰韶文化遺址以出土雙耳尖底陶為代表,是我國最早發現彩陶的地方,也是我國第一處田野考古發掘地。我寫《尋訪中華名窯》一書時,就想去那兒探訪,但因遺址地處豫陜交界處的河南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僻遠不便,未能成行。然我心切切,總覺得欠下一筆文物債似的。不久前,在鄭州收藏家錢永召兄的陪同下,我得以前往仰韶文化遺址朝圣。

  仰韶村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仰韶村北面不遠處有屬于崤山山脈的韶山,這大概就是仰韶村村名的由來。仰韶村三面環水,風光宜人;山水秀美,土地肥沃,是我們祖先狩獵、漁牧、定居的理想場所。或許是受彩陶上紋飾的啟迪,“師法自然”,遺址博物館外形奇特——抽象的幾何造型,斜面、斜線元素的運用,充分體現出古文明的自然屬性和滄海桑田、山川巨變的厚重與莊嚴。

  館內陳列著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的出土文物。黃河流域是人類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7000年前誕生的彩陶文化,在這里綿延數千年,橫跨河南、陜西、甘肅、山西、河北、青海、湖北、內蒙古、山東等整個黃河流域。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就起源于此處。當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蒙昧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肥沃的土地上,刀耕火種,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彩陶文化”。

  如今,古老山道邊的古村落依舊保持著晚清時期的風貌。老人們悠閑地享受著溫暖陽光,看見游人便笑瞇瞇地打招呼。在黃土沖溝斷面上,還可清晰地看見先民活動時遺留的厚厚灰土層,其中不僅有灰坑遺跡,還有先民遺棄的碎陶片,見到這類歷史遺存,我的心情格外激動,甚至有動手挖掘,看個究竟,尋找秘密,與先民零距離對話的沖動。

  仰韶文化的最早發現者是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1920年秋季,安特生派助手劉長樂去仰韶村采集化石,并叮囑他隨身帶一些從各地采集到的石器標本,出示給村民看。劉長樂在仰韶村村民家中發現了一些制作精美的石器陶器,便帶回北京交給安特生。安特生據此推斷,仰韶村是一個大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21年10月27日,安特生和剛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年輕地質學家袁復禮等5位助手,第二次來到仰韶村。這一次,安特生共挖了17個點,其中發現最多的就是彩陶,彩陶上有著美麗的花紋,這讓安特生震驚不已。

  仰韶文化的發現,填補了中國遠古文化發展史上的空白,震撼世界,中國田野考古的序幕由此拉開,仰韶村遺址也由此舉世聞名。

  仰韶文化的制陶業非常發達,可以說在當時世界居領先地位。無論是陶土選用、塑坯造型、燒制火候等技術,還是繪畫藝術,都達到臻于完善的程度。在西安半坡等地的仰韶文化彩陶上,有五十多種刻畫符號,它們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質。在遺址博物館陳列的大量出土陶片上,大多有規律地刻畫著一個點、二個點、三個點……大小如大拇指一般,直覺告訴我,它們也許是先民用拇指蘸釉后按上去的,既省工時又方便,而在那時要畫一個圓點并非易事。圖案中有的全是一個個點,有的則點成三角形狀,它們或許是某生產彩陶部落的標識,抑或是印符的起源。同行的永召兄對我的假想有同感。果真如我所想的話,那么早在六七千前,先民已有誠信意識,而且這種古老的方式沿襲至今,可謂歷史淵源深厚。

  站在遺址博物館廣場上,夕陽那金色的光芒為古黑色的安特生銅像披上盛裝,抬頭仰望這位“仰韶文化之父”,我心存感激之情:他先后發現了北京人、馬家窯文化等等,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為中華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考古學家,永遠值得后人紀念。作者:錢漢東【原標題:  朝圣仰韶文化遺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民晚報 2013-12-07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仰韶文化:中華遠古之彩色記憶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