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三門峽

律詩的改革者和奠基人--宋之問

2015/1/5 10:23:34 點擊數: 【字體:

    有一次,武則天游洛陽龍門,興致頗高,心情暢快,就拿出一件錦袍,讓跟隨的大臣們賦詩,說誰先寫下,這件錦袍就賞賜給誰。大家都興致盎然,提筆苦思。一會兒功夫,左史東方虬就搶先寫好了。武則天讀完之后,很是贊賞,就把錦袍賞賜給他。東方虬得意洋洋,把錦袍披在身上,還沒有坐穩呢,宋之問寫的詩也送到武則天手中。武則天一看,更覺精美,便傳給左右的大臣們欣賞。詩寫得的確好,眾大臣都很拜服,可是錦袍只有一件,怎么辦呢?武則天就讓人把東方虬的錦袍奪過來,轉賜給宋之問。這就是有名的"宋之問賦詩奪錦袍"的故事。   

    宋之問(公元656-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是初唐時期著名詩人。宋之問的父親宋令文多才多藝,不僅文章詩詞寫得好,而且書法也好,同時武藝高強,人們都稱他這是"三絕"。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之悌、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親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這件事情成為當時佳話美談。       

    作為詩人的宋之問,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知名全國了,他對當時的詩歌體裁融會貫通,運用嫻熟,寫了不少佳作名句。如短歌《冬霄引o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皆清新自然,抒情真摯,精美如畫。宋之問在詩歌上最大的貢獻是,他是律詩格式的集大成者,自他而始,律詩各體制成熟定型。這與他的經歷和當時的環境是有一定聯系的。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問進士及第,踏上了仕途,這段時期,他官運亨通,很是風光,到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秋,武則天稱帝的時候,宋之問已經是五品學士,能經常陪伴在皇帝身邊,待遇很高。宋之問以此為榮耀,更把這看作是升官的捷徑和保障。當時,唐朝國勢鼎盛,武則天皇帝提倡靡麗頌德的詩風,因此宋之問所寫的大量詩歌,內容大都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洞,價值不大。但也正因如此,他非常重視詩歌的聲律和形式,并且有意識地對前人詩歌創作的成果加以實踐和總結,終于形成一套完整的詩歌音律上的固定格式。他運用這個格式,又創作了大量詩歌,這些詩歌形式完整,講究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這就是律詩。律詩的定型,是我國詩歌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當時另一個著名的宮廷詩人沈佺期也在律詩定型方面做出了同樣的貢獻,歷代詩詞評論家因此推崇他們倆為"沈宋"。   

    宋之問在詩歌上貢獻很大,可是在政治上卻不得意,好幾次被貶丟官。貶黜生活,令他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晚期的一些作品,一反靡麗奢華、內容空洞的詩風,將廣闊的社會生活內容融入詩歌,感情真摯,情景交融,意境開闊、自然清新,是他詩中的珍品,《度大庾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大庾嶺又叫梅嶺,在今江西大余和廣東南雄的交界處,歷來是嶺南嶺北的交通要道。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病重,發動政變,殺死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張宗昌,逼迫武則天退位,擁戴中宗李顯重登皇位。宋之問一直以來就極力巴結倚仗張易之,現在也被視為張易之黨羽,而被貶為瀧州(在今廣東羅定縣東)參軍。宋之問慘兮兮地前往上任,一路上提心吊膽,憂傷害怕。走到大庾嶺的時候,回望京都方向,看著滿山遍野的梅花,想著北方的家鄉,宋之問感慨萬千,情難自已,提筆寫下了《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以宋之問的才華,本來可以在詩歌創作上取得更為突出的成就,但是他官癮太大,在政治上投機取巧,把精力全放在琢磨如何鉆營、如何結交權貴上,而將詩歌當作巴結討好上司的捷徑和方式,以至于把自己詩歌方面的天賦全浪費了。但他畢竟是一位擅長創新變革的詩人,尤其是他在律詩定型上的貢獻,為后來盛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此而論,他仍堪稱當時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一位杰出詩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汾陽新聞辦(2009-12-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