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三門峽

明代理學家曹端

2015/1/7 9:52:14 點擊數: 【字體:

    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有一位被史學家稱為“明初理學之冠”的大學者,他叫曹端,是澠池縣人。曹端,號月川,于公元1376年生,他“其學以躬行實踐為務,而以存養性理為大端”,對理學重要命題多有修正、發揮,由此受到后人的稱贊。

    《三門峽市志》介紹說,曹端5歲時見《河圖》、《洛書》,便在地上摹畫后向父親討教。少年時代,他專心攻讀宋儒《太極圖》、《通書》、《西銘》,由專心致志,致使座下腳踏的兩塊磚都被踩透了。他讀書知禮,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他曾著《夜行燭》一書贈予父親。他對父親說:“佛教以空為性,并不是天命之性;而老子以虛為道,也并非率性之道。”以此勸說父親尊奉儒道,父親聽后欣然答應。后來,曹端父母亡故,他不但“五味不入口”,而且安葬父母后,在父母的墳前結廬守墓6年。

    曹端18歲那年已經博通五經,并考中了秀才。20歲的時候,他初讀謝應芳的《辨惑論》,深感此說道理深刻,并努力實踐。他不但對鄉鄰們講解,讓大家不要相信鬼神邪說,特別對那些民間普遍存在的巫術、陰陽風水和人們紅白喜事中擇用吉兇日的現象皆棄之不用,而且上書縣令,毀掉濫設的祠堂百余座,給百姓修土地廟、建谷壇,讓他們祈報年成。遇到荒年,他鼓勵富戶救濟災民,救活了許多人。

    公元1408年,曹端被任命為霍州(今陜西省霍縣)學正。他利用講學之余,潛心研究整理儒學,然后給學生和老鄉們講解儒學知識。據說,學生們聽了曹端的講學后,都遵循他的教誨,連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當作可恥的事。知府郭晟請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說:“也許是公和廉吧。做到公了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小吏就不敢欺瞞了。”郭晟拜謝欣然接受。從此,“公廉”二字,竟成為明清兩代的官箴和。后來,曹端回家奔喪守墓,澠池、霍州的眾多學生便到他守墓的地方聽從教誨。服喪期滿,他改任蒲州學正,這時候,霍州和蒲州兩地都上奏章爭著要曹端。結果,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準,他便繼續留在霍州任教。

    在治學上,他推崇“太極”,認為這是事物的本源,是“理”是“道”。他說:“學欲至乎圣人之道,須從太極圖上立腳跟。”又說:“道即太極,太極即道,以通行而言則曰道,以不雜而言則曰一,夫豈有二焉。”這種世界一元論觀點是唯物的,而他的哲學思想是發展的。由此,他反對朱熹的太極“不自會動靜”一說,認為太極會自動靜,認識到了太極對事物的能動作用。由朱熹上推至二程之師周敦頤,重新為周的《太極圖說》作了注解。

    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時代的人,也在霍州講學,他見過曹端后回來對眾弟子說:“學而不厭,教而不倦,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曉社會變化,沒涉及的學問很少。古語說:‘得到一位講知識的老師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誨做人的老師難。’你們得到一位教誨做人的老師了。”于是,李德不再講學要離開霍州。曹端也稱贊李德的品行與情誼,讓眾弟子請他回來,一起講解合乎正道的學問。

    曹端先后在霍州講學16年,他所講的道理深刻,并且實用,深得當地人稱服。在講學中,除了當地的學生外,還有一些好學的成年人,以及周邊外境的好學之士都來聽課,有時候課堂上居然有數百人之多。當時的朝廷重臣、郡府的長官都十分敬重他。明宣德九年,曹端辭世于任上,時年59歲。曹端辭世后,霍州百姓連買賣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滿了哭聲。曹端一生清貧,身后沒有一點兒積蓄,使他不能回故鄉安葬,于是留葬在霍州。公元1447年,翰林學士黃諫捐資,才將曹端遷回澠池曹滹沱村安葬。

    曹端一生做了三件事:一是研修學術,二是講學育人,三是著書立說。他留給后人的著作十分豐富,其主要著作有《〈太極圖說〉述解》、《〈通書〉述解》、《〈西銘〉述解》、《四書詳說》、《性理文集》、《夜行燭》、《拙巢集》、《存疑錄》、《〈孝經〉述解》、《訓蒙要纂》、《家規輯略》、《儒學宗統譜》、《月川圖詩》、《月川詩文集》等!睹魇·曹端列傳》稱他為“明初理學之冠”。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三門峽日報(2012-10-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