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陜州公園內有甘棠苑,乃游客向往之地。2012年3月25日我夫妻二人攜表侄女前往游覽,流連忘返,收獲頗豐,特撰文以紀之。
走近甘棠苑大門,只見匾額上方題寫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甘棠苑”,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從前讀《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了解了一些召公的故事,但當我真的邁步走為紀念召公所修建的甘棠苑之后,我的心情還是無比的激動。
甘棠苑乃吳啟民先生斥巨資在召公祠原址修建,建筑面積一萬三千多平方米,是陜州古城千古稱頌的歷史佳話“甘棠遺愛”、“召公勤政”的地方。游覽的過程中我們盡情地欣賞了召公的遺跡和文人騷客歌頌召公的詩賦文章,并坐在當年召公辦公的草廬里小憩片刻。閉目養神之際仿佛看到先圣召公踏著祥云從天而降,他慈祥的面容一如我們看到的巨大石雕上微笑的面龐,他對著我的耳朵喁喁而語好一會,我雖沒有完全聽懂他的話,但從他憂慮的神情上我看得出他對當今貪官多如牛毛的不滿……。當我從神交古人的夢幻中醒悟,忽然聽見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一位少女正聚精會神地彈奏古箏,盡管我對音樂一竅不通,但看著少女那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及隨著她的十指嫻熟的彈奏而流淌出的天籟之音,我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撼;我坐在少女旁邊的搖椅上傾聽她的演奏長達十幾分鐘之久,那位少女始終沒有抬頭看我們這些游客一眼,她微閉的雙眸一直凝視著古箏,仿佛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她也許還遠遠達不到藝術家的水平,她微薄的工資收入也許不及某些在舞臺又蹦又跳、聲竭力嘶、狂吼亂叫的某些流行歌星的千分之一,她從來也沒有讓游客為她的演奏鼓掌,她本來可以放錄音磁帶而不必親自演奏(就象有些歌星假唱一樣);但她卻一直在不停地彈奏,直到我離開甘棠苑的大門時,還隱約地聽到悠揚的琴聲。難道從這位少女勤勉的工作態度上我們不能體會一下當年先圣召公“勤政為民”的風范嗎?!
離開甘棠苑之前,我向工作人員要了一本供內部交流的《甘棠苑》專輯,回家仔細拜讀后心情更是久久不能平靜,召公當年“結廬于棠棣樹下,問政于阡陌之間,勞己不勞民,為公不為私”的風范令我永難忘懷,我不忌自己文筆之陋,寫一篇小游記奉獻給全體網友,以表達自己對先圣召公的崇敬之情。(原標題:甘棠苑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