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三門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硤石探峽

2014/3/26 10:50:45 點擊數: 【字體:

    偶然讀到《水經注》有關崤水的一段文字,十分好奇,我與朋友決定到陜縣硤石附近一探究竟,不曾想到,探崤水探到一條大峽谷。

  《水經注》卷四:“河(黃河)之右側,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盤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謂之鴨橋也。歷澗東北流,與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風雨矣……崤水又北,左合西水,亂流注于河。”

  據專家考證,“鴨橋”即今硤石,崤水即今流經硤石的硤石河。從《水經注》來看,這是一條重要的河流,然而我卻在很多地圖上已找不到這條河。為一探究竟,我沿硤石通往宮前的公路登上崤山,根據地形走向看,山梁處的十里廟村正是通向硤石水系的最高點,這里也是南北水域的分水嶺,山梁南邊溪水注入洛河。北邊的溪水,沿溝而下,過四道溝村,向北偏西流去,并逐漸深切山谷,到硤石后折向東北。此水可能就是《水經注》所說的崤水正源。在硤石街,又匯集從西邊流來的溪水。西邊溪水,當地人稱上河,來自硤石西南的石門溝附近,按《水經注》可能就是石崤水。據硤石老年人講,硤石河不論正源還是上河,水都很大。現在只能看到細小流水,還不時斷流。

  硤石水穿過硤石后便進入峽谷,峽谷口東側就是傳說中的文王避雨臺。避雨臺為一長50余米、高約8米的石坎,原有柏樹、廟宇、八卦琉璃井、石刻碑碣等,1965年前后被毀。310國道從半山腰穿過,在這里已經看不出當時的情景。但是,崤山道路歷史上一向難行,司機們在連霍高速通車前要過硤石還提心吊膽。可以想象,3000多年前,東西交通會是什么樣子。西伯侯姬昌(周朝建立后被尊稱周文王)從朝歌死里逃生,走到這里風雨交加,峽谷間洪水暴漲,姬昌也只能望水興嘆。

  在王家寨附近,峽谷幾乎呈90度向西折去,然后折向東北方向,從310國道大橋下斜插過去。王家寨這個地方,很多人都不陌生。去洛陽時,路過這里,站在310國道大橋上,向北遠遠望去,河水兩岸,山石陡立,東西頂部各有怪石,猶如兩龍相遇,一比高低,氣勢雄偉,好不壯觀。如今或許出于安全,兩岸頂部怪石已不復存在。西邊沿著河岸頂部修了道路,使北山的群眾出山不用再繞進峽谷,來回既方便又安全。

  穿過大橋進入河道后,峽谷在山間穿梭,左右寬不到20米,兩岸絕壁陡立,高有六七十米,有的可能近百米。站在山頂看峽谷,難免心生怯意,兩腿發軟。峽谷內除個別地方因從高山接納溪流略顯缺口外,絕壁連綿不斷,曲折回旋。走在里面,抬頭仰視,壁上石塊仿佛懸在頭頂,時刻都有落下的危險,走到窄處,只有一線藍天,如果不逢正午,很難見到太陽。聽當地人講,這里山重水復,道路不通,人們只能在峽谷中沿水而行。由于道路濕滑,經常有人掉進河里,十分危險。如今河道基本干涸,只有個別地方有少許積水。地面平坦,有車通行。

  行至小賈山村下,沿村一面,坡度較緩,可以沿小道攀巖上岸。沿谷底北行數米,峽谷突然變窄,左右間不到10米,兩壁陡立,頂部向內傾斜,此段長約20米,猶如一道石門。水至此處,難以出去,河流湍激,沖擊石壁,堅硬的石塊被磨得光滑渾圓。行人走至此處,無法通過。只好在兩邊鑿出通道。在這里,我們看到東西兩壁,離谷底3米高左右地方各有一條小道。東壁上的小道有1米來高,行人只好彎下腰曲身行進,一不小心就會失足落水。西邊石壁由于石塊較大,不好開鑿,只好趁著石壁洼痕間隙,略有擴充,形成石中小道。南北兩端都得曲身鉆入,尤其是南端只能爬行,身子緊貼石面,才能鉆進道中。如此道路,山洪來時,恐怕沒人敢從這里經過。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二郎洞。二郎洞是硤石八景之一,因為處在硤石北邊,被稱謂“二郎坐北崖”。據資料顯示,這是一石灰巖溶洞。《陜縣志》載:“崤陵洞(二郎洞)一名中天洞”,并稱洞有古碑,洞內有深潭,潭邊有鐵燈、天書等。又說“洞通石壕鎮(硤石),長約25里”。據介紹,該洞古碑、深潭,以及鐵燈、天書均不見,洞內也被紅土淤起,無法探明深度。我們到來此處,看到有兩處洞穴,以為是二郎洞,進去一看,均為正常窯洞,三四米深,借石崖建成,年久失修,頂部多處塌陷。后從小路攀登上崖,累得兩腿發酸,汗流滿面,也沒有找到二郎洞。不得已,手按巖石、顫顫巍巍走下來,仍未發現任何痕跡。下來后,坐在對面石壁下的石頭上一邊休息一邊懊惱,不經意抬起頭來——“啊,那不就是二郎洞嗎?”二郎洞端居絕壁之上。洞口似正常房門大小,因處在石壁洼處,行人貼近石壁不容易發現洞口。洞口離地面二三十米高,沒有道路,我們又不會攀巖,遠遠望了一會兒,也只好做罷。

  我們又往前走有兩三公里,峽谷忽深忽淺,忽寬忽窄,最后折而向東,又入絕壁之中。據當地人講,硤石水向東匯入青水河,然后流入黃河之中。此處與《水經注》所記直接“注入河”有所不同。

  由于體力所限,我們沒能走完全部峽谷。回來路上,雖然感到遺憾,但意外收獲仍然讓我們激動不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三門峽日報(2014-03-1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圣址千秋——甘棠苑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