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三門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三門峽

陜州故城文化——黃河岸邊的古風雅韻[圖]

2016/5/4 10:57:23 點擊數(shù): 【字體:


    歷史悠久的陜州故城位于三門峽市區(qū)西端,曾經(jīng)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州旺郡。如今,修建在陜州故城遺址上的陜州公園內(nèi),青蔥翠綠中閃現(xiàn)故城遺韻,處處散發(fā)著獨特的文化氣息,讓人們徜徉其間,休閑中感悟歷史。
 
    文化積淀厚重
 
    據(jù)史料記載,陜州城建于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北魏時改置陜州,后歷經(jīng)各個朝代,建制一直為“州”,是中國歷史上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由于地處進出中原的咽喉地帶,陜州城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兵事頻繁,城池多次被毀,又多次復(fù)建,一直是州郡、縣治所在地。
 
    “三山并鼓樓,寶塔鎮(zhèn)中州。”這兩句詩說的就是陜州故城的景致。三山指的是羊角山、鳳凰山和土地山;鼓樓就是譙樓,也就是現(xiàn)在的鐘鼓樓所在地;寶塔是指寶輪寺塔。此外,城內(nèi)還有文廟、關(guān)廟、禹廟、召公祠、蛤蟆泉、石牌坊等古建筑。
 
    陜州城的歷史厚重和優(yōu)美景致,引得很多人對它感嘆不已。歌詠陜州的詩文不計其數(shù)。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玄宗李隆基率當朝宰相、一代文宗張說,以及諸王、御史、十三重臣巡行來到陜州,乘船游覽城湖,在船上奏樂觀戲。唐玄宗不禁詩興大發(fā),親筆作詩《途次陜州》:“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陜中。山川入虞虢,風俗限西東。樹古棠陰在,耕余讓畔空。鳴笳從此去,行見洛陽宮。”唐玄宗還發(fā)給大臣紙筆,令其自賦,張說作有《奉和圣制途次陜州應(yīng)制》。此外,唐代詩人張九齡、駱賓王,宋代文人陳堯叟,金代史學(xué)家元好問等,皆作過贊美陜州的詩文。時隔千百年,這些文字仍然濃醇如酒,令人陶醉。
 
    據(jù)了解,2000年9月,陜州故城被批準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故城風韻猶存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三門峽水庫的興建、居民搬遷,陜州城被拆除。上世紀80年代至今,陜州城遺址上逐步建起了美麗的陜州公園,園內(nèi)的道路命名、景點開發(fā),基本都以故城文化為依據(jù),更好地體現(xiàn)了陜州城的風韻。
 
  建于陜州城東城門遺址處的景區(qū)大門風格古樸、雄偉壯觀,大門兩旁可見殘存的城墻。進入公園,沿著太陽路西行,一座古老的石牌坊安靜地矗立在道路中央,這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的石牌坊由優(yōu)質(zhì)青石塊壘成,造型獨特、工藝細膩,透過它依稀可以領(lǐng)略陜州城曾經(jīng)的繁華。
 
    已有800年歷史的中國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寶輪寺塔,是陜州城遺存下來的標志性建筑,它在印證我們先民智慧的同時,也無聲訴說著歷史滄桑。“來,留個影吧!”9月19日下午,在陜州公園寶塔苑內(nèi),來自山西平陸的游客陳先生與家人在寶輪寺塔前游玩。在塔的南側(cè)廣場,一群年輕人爭相敲擊石塊,傾聽著從對面古塔中傳出“呱——呱——”的回聲。
 
    “召公祠、甘棠書院,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內(nèi)涵豐富,寓教于游,值得一看。”19日下午,來自鄭州的馮小軍夫婦對甘棠苑景點贊不絕口。位于陜州公園西北部的原陜州城鐘鼓樓遺址處,復(fù)古建筑鐘鼓樓再現(xiàn)了古城曾經(jīng)的輝煌。與之相連的甘棠苑,是紀念召公之地。該苑現(xiàn)在已成了省、市兩級紀委掛牌的廉政教育基地,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召公研究中心的所在地。
 
    在老陜州西城門的遺址舉目西望,有的游客在悠閑騎馬,有的游客在柳蔭下散步。灘涂上長滿了大豆、玉米,幾艘游船泊在河灣處,黃河水靜靜東流。
 
    古老的羊角山遺址處,古色古香的羊角亭雄踞大河岸邊,洱湖堤畔的桃林雙塔飛檐斗拱,二號碼頭的藝術(shù)長廊紅磚黛瓦……這一切無不彰顯著故城文化的無窮魅力。
 
    市民暢談期望
 
    年過古稀的曲懷鐵曾在老陜州城讀過書。老人說,前兩年他曾專門到陜州公園尋舊,見老陜州城北門洞依然存在,只是比印象中短了許多。曲懷鐵說:“希望老陜州城的古跡遺存能夠永遠地保存下去。”
 
    現(xiàn)年84歲的王老太太年輕時就居住在陜州城,她回憶道,當時東大街牌坊不是一座,而是兩座,距石牌坊約100米的西邊還有一座更為精美的木牌坊,新中國成立初期還在,“若是能將陜州古城復(fù)建,一定不比平遙古城差”。
 
    原三門峽市文物局局長侯俊杰認為,陜州故城文化是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qū)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是我市獨具的旅游資源。進一步挖掘陜州故城文化和召公、姚崇、上官婉兒等名人家族的文化資源,對提高我市文化品位、發(fā)展我市旅游事業(yè)尤為重要。
 
    如今,廣大市民在陜州公園休閑娛樂,時常被故城文化的無窮雅韻所陶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三門峽日報(2015-09-23)
0
相關(guān)信息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