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地區位于黃土高原上,南面的陜縣有一種神奇的建筑形式,叫做天井窯院,又稱地坑院、“地陰坑”、“地窯”,是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約四千年歷史。在河南三門峽陜縣、山西運城、甘肅垅東的慶陽及陜西的部分地區均有分布。13日下午我們包了一個車前往南面的陜縣西張村參觀神奇的天井窯院。這里距離市區約20公里,很快就到達了。從外觀看這里是一片稀疏的樹林,只有稀稀拉拉幾座房屋,與普通一個小村類似。一座高大的門樓矗立在一片空地前,就是景區入口了。登上城樓可以四面眺望,南面溝壑縱橫,霧氣朦朧,林木蒼郁,是典型的黃土高原景象。近處一片平原上,稀稀疏疏長著樹木,地面十分平整。可以看到一個個方坑星羅棋布,這就是神秘的地坑院了。“遠望不見村莊,近聞吵吵嚷嚷,地上樹木蔥蘢,地下院落深藏”。“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人”,這是人們進入天井窯院的第一感受。
寶輪寺塔。始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毀,唯塔獨存。此塔塔門面南,平面作正方形,為13級迭澀密檐式磚塔,塔高26.5米,塔圍21.6米,用青灰條磚一順一丁壘砌而成。塔底有臺基和臺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寶塔”的塔銘。此塔的一個奇妙之處在于,塔前放有一個石臼,里面有塊石頭。用石塊叩擊石臼叩石、會聽到“呱呱呱”的類似蛤蟆的叫聲。叩石或擊掌越響、越快,這種蛤蟆叫的聲音也就越逼真、響亮,所以當地群眾俗稱其為“蛤蟆塔”。當然這是寶塔的回聲所致,但聲音十分逼真,十分奇妙。該塔同北京天壇回音壁 、山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同列為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