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走進商丘 >> 印象商丘 >> 瀏覽商丘

龍塘:神奇傳說造就千年古鎮

2013/3/29 11:26:34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

  在民權縣城西南10公里處,有一個年輕而又古老的集鎮———龍塘,又名龍塘崗、龍躺墑、龍臺崗。明朝時期,這里曾是豫東與淮北商品交流的名鎮之一,其五里長街行人如織,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被譽為“睢北巨鎮”。其實,龍塘的知名度遠不如“王莽趕劉秀”、“魯班下凡造關帝閣”等傳說聲名遠揚。

 

龍塘:神奇傳說造就千年古鎮

記載民國時期捐資修建關帝閣的石碑。

 

龍塘:神奇傳說造就千年古鎮

現存唯一的有關關帝閣容貌的照片(翻拍)。

   “騾子,咱能不能不下駒?”

  西漢末年爆發了農民起義,王莽當起了他的短命皇帝。而劉秀起兵于南陽,他要到河北招兵買馬,回來的路上,被王莽率領的軍隊圍追堵截。而劉秀是一個性情中人,人緣很好,上天有意讓他坐江山,處處保佑他。

  據當地人講,當時劉秀騎的是一匹騾子,正好趕上快要下駒,這下可急壞了劉秀。如果騾子在半路上下駒,豈不被王莽的追兵追上殺頭?“騾子,咱能不能不下駒?”劉秀對騾子哀求道。“那我不就絕后了嗎?”騾子回答。“今后就用馬和驢配種吧。”騾子一聽也行,就癱臥在草地上,淌了一片鮮血。這匹騾子休息片刻后,又起身馱著劉秀飛奔而去。

  騾子為了保住一個開國皇帝的性命,大義舍身,從那時起再也不會下駒。但劉秀這個說話算數的皇帝踐行了他的諾言,讓驢馬進行交配繁衍騾子的后代。這個段子信不信由你。而在龍塘的北部,有一個叫葛笆草陳莊的村子,至今有一大片葛笆草地的草拔出來,其根部都是紅色的,人們都說是騾子臥在草地上淌血染紅的。

  在烈日的暴曬下,劉秀一路奔跑,人和騾子渴得沒有辦法。行走中發現路邊有一口井,然而,劉秀卻望井不能解渴,因為他沒有打水的工具。

  “老天啊,你能不能讓這口井歪一下,讓我和騾子盡情地飲個夠?也能救我一命啊!”劉秀哀求道。

  說話間,這口水井真的由豎直變為傾斜,一股清泉從井里流了出來,讓劉秀和他的騾子飲了個痛快。據老年人說,這口歪著的老井就在龍塘附近的鄧莊村村頭,20多年前還保留著,可惜的是,后來實行生產責任制,有人把它填平了。

    “螻蛄,原來是你救了我!”

  話說王莽率領追兵一路追殺劉秀,時隱時現,總是追不上,他氣急敗壞,就快馬加鞭,加緊追趕。而劉秀勢單力薄,精力不濟,眼看就要被追上,劉秀感到生存無望,就乞求蒼天救命。

  正在這時,劉秀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農夫正在耕田。劉秀就跑上前去對農夫說,后面有大批人馬要追殺他,看能不能想想辦法,躲過這一難。農夫說:“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無處躲藏,我怎么救你呀?”

  劉秀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就急中生智,對農夫說:“我躺在你剛犁過的地墑溝里,你下一趟犁地的時候,把我埋在地下吧。”農夫只好采取這個辦法,讓劉秀躺在了地墑溝里。

  當農夫剛犁好下一趟地,把劉秀埋在地墑溝里時,王莽率領追兵已經趕到。“剛才有個人路過這里,他現在哪兒?”王莽追問農夫。“不知道。”農夫回答。

  “不可能,我們明明一路追來,看到在你所耕田的地方消失了,莫非劉秀能有上天入地的本事?劉秀啊劉秀,你就是入地三尺,我也要把你給挖出來!”王莽咬牙切齒地說。隨即,他命令所有官兵把農夫所耕的田地,用利劍和大刀全部挖了個遍,唯獨沒有挖牲畜站的那一片。

  原來,劉秀就躺在牲畜蹄子下面的一片地里,是牲畜保住了劉秀的生命。牲畜的蹄子壓住了劉秀的身體,劉秀說:“好心的牲畜啊,你能不能把你的蹄子抬起來一只?”牲畜聽了劉秀的話后,就自覺地把蹄子抬了起來,讓劉秀的龍體免受了被踩踏的折磨。從那以后,牲畜只要是站著休息,都會有一只蹄子稍微抬起來。在農村,如果你仔細觀察牲畜站立的姿勢,一定能發現這個細節。

  劉秀躺在地墑溝里時間長了,呼吸非常困難。這時,他感到鼻孔非常癢癢,原來有一只螻蛄從地面鉆了進來,一直鉆到他的鼻孔處。劉秀當初心里很不是滋味,就用手把螻蛄的頭部給拽掉了。可轉念又一想,螻蛄從地面給他鉆了個小洞,讓他呼吸感到舒暢,這不是救了他的命嗎?而他卻把螻蛄的頭給拽掉了,害了螻蛄一命,自己真是不知好歹。劉秀只好用一只細小的棍子把螻蛄的頭部和腹部穿在一起,讓螻蛄活了下去。如果你不相信,隨意逮一只螻蛄看看,保準是頭部和腹部有一根小細棍連著,晃頭晃腦的。

    “公雞,打鳴能不能提前些?”

  就是因為劉秀的龍體曾在這片土地下面藏過身,人們就把這片神奇的土地稱之為“龍躺墑”,后來,人們把這個名字給叫“轉”了,就演繹成了今天的龍臺崗和龍塘崗等多個版本,簡稱為龍塘。《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記載:“龍臺崗亦作龍塘崗,在河南省睢縣北老黃河之南,為縣(睢縣)北巨鎮。”

  在龍塘這個集鎮上,流傳著一個千古不變的故事,那就是龍塘南頭的雞叫要比龍塘北頭的雞叫早。話說劉秀躲過王莽的一路追殺,夜宿到龍塘這個集鎮的南頭,而王莽和他的士兵則夜宿在集鎮的北頭。劉秀一路上受到驚嚇,夜里很想睡個安穩覺,可他唯恐再被追上,想想還不如提前啟程趕路,就對打鳴的公雞說:“明天早上能不能提前打鳴,喚醒我趕路?”果真,龍塘南頭的公雞提前打了鳴,劉秀已踏上征程時,而王莽和他的士兵還沉浸在甜蜜的夢中。王莽追殺劉秀已是妄想。

  為了感受故事的真實性,記者曾夜宿龍塘,確實發現龍塘南頭的雞叫比北頭的早得多,個中原因誰也解釋不清。

    “關帝閣,保存到現在該多好!”

  讓龍塘人最引以為自豪的是,十字街頭曾有一座威武壯觀的關帝閣。關帝閣遠看飾錦披繡,龍騰虎躍,金碧輝煌;近看龍脊金瓦,斗拱飛檐,獸跑禽飛。閣上高懸金匾一方,上書“氣薄云霄”4個大字,雄壯有力,閃閃發光,素有“南有黃鶴樓,北有關帝閣”之美譽,千百年來被人們稱之為群宇之冠。

  據史料記載,明萬歷年間,地方官員曾出資對關帝閣進行修繕,民國時期,當地名人志士又捐資對其進行修復。這座樓閣誰也搞不清到底是建造于哪個朝代。當地老百姓對記者說,傳說關帝閣為魯班下凡所造,不然的話,不會這么巧奪天工。整個木質建筑沒有用一個鐵釘,內部構造相當合理精密,千百年來雖經風雨洗禮,仍堅實地矗立在十字街頭。據說,過去睢州城也曾想打造同樣的建筑,多次派人到此考察,但回去后仍不能照此模樣修建。

  然而,這座代表龍塘形象的古建筑卻于上世紀70年代初被人毀掉,幸虧有有心人在關帝閣被毀掉之前拍下了一張難得的照片,才使這座古建筑不至于沒有留下一點資料。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龍塘鎮黨委、鎮政府一班人為了大力挖掘當地的文化產業,將依據關帝閣的原貌進行重建,力爭使這座古建筑恢復過去的神采。

    “龍塘,傳說的東西太多了!”

  作為一個有著將近3000年歷史的古鎮,其豐厚的文化底蘊,昔日輝煌的景象讓人難以想象。

  當地老人講,龍塘原來是位于老黃河岸邊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當時的商業交易相當繁榮,有“金杞縣,銀太康,不如龍塘一后晌”之說。其南北五里長的沿街走廊,讓人在下雨天從不淋雨。山西人來此經商的非常多,天長日久,山西人在此買地置業,創建了自己的家園,他們的后代落戶至此。當時這些晉商們在龍塘創建了“山西會館”,會館在“文革”時被毀。

  龍塘于清咸豐年間開始筑寨,一時間,這里建有大小寺、廟、閣20多座,這在豫東地區是無與倫比的。高廟、泰山廟、王母娘娘廟、魁星樓、在禮局子……有的結構嚴緊,小巧玲瓏;有的造型古樸,巍峨雄壯,其知名度可與開封的朱仙鎮相媲美。龍塘有“五門五吊橋”之說,當時的發展規模和古文中所說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頗為相似,與商丘古城和睢縣老城的面積接近。魁星樓位于龍塘的東南角,建于明朝中期,這個占地面積約10畝的院內有八角六棱廳一個。亭柱有6根,每根柱上都繪有盤龍。亭頂為金色琉璃筒式瓦。后面為正殿樓3間,殿內塑有魁星神像,右手執筆,左手持書卷。1938年的一個深夜,日寇放火燒了魁星樓,殺害農民自衛隊員78人,制造了慘絕人寰的魁星樓慘案。龍塘西南有一個叫寄崗的村子,這里曾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孔子在魯國不被重用,便周游列國,四方游說講學。他聽說宋國人不善古樂,就帶著弟子前來傳授。一日,孔子和弟子在土丘旁一棵松樹旁小憩,便操起琴瑟彈奏,吸引眾多的人前來欣賞。不久,孔子就和弟子在土丘旁筑一高臺,謂之“鼓瑟臺”。不久,孔子到蔡國講學,這里的百姓為了紀念孔子,就把村子的名字命名為“尼崗”。該村還存有孔子講學時留下的“夫子井”、“蓮池舊跡”等遺跡。

  在龍塘,有許多神奇的傳說。比如龍塘集鎮上的土地廟就與其他地方的不同,土地爺的塑像頭戴一頂王冠,這里面就有一定的來歷:在王莽追殺劉秀時,他看到劉秀跑到土地廟里藏身,就到土地廟里尋找。劉秀為了脫身,就把自己所戴的帽子戴在了土地爺的頭上,以此來掩護自己。后來劉秀當了皇帝,就封龍塘的土地爺頭頂一王冠。

  “這里傳說的東西太多了,這和龍塘這個千年古鎮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有關。”龍塘鎮黨委書記李國棟告訴記者。他說,鎮里正積極地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從文化產業方面大做文章,打造這個千年古鎮的文化品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商丘報業網(2006-05-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