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溪。
■重修的乾隆御詩碑亭。
■巣父問答碑全景。
■女英祠。
“許由”村名源于“唐堯訪賢”說
許由村,在行唐縣城西北。沿無繁公路向北,約有30華里的路程,就到了許由村。公路西側的許由村口,一方刻石聳立,上書“許由故里”四個大字。
村莊“許由”之名起于何時,村中人都說不清楚。《行唐縣志》關于許由村的村名來歷,也僅是一句話:“為傳說‘唐堯訪賢’中的賢人許由的故里,因名。”
“唐堯訪賢”的故事發生時,距離成熟文字的出現尚有千年,我們只能從各種史籍中的傳說中猜測當時的情景。
《莊子·逍遙游》中記載了當時唐堯和許由的一段精彩的對話:“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我自視缺然。請致天下。’”其大意是說:當光明永恒的太陽月亮都出現的時候,我們還打著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難了嗎?及時大雨落下來了,萬物都已經受到甘霖的滋育,我們還挑水一點一滴澆灌,對于禾苗來說,不是徒勞嗎?我看到你就知道,我來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陽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樣,我是不稱職的,請允許我把天下讓給你。
堯送給許由的不是一個普通的禮物,他送的是 “天下”的統治權。然而天下再大,也大不過許由的胸襟。許由對堯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就是說:一只小鳥在森林里棲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樹枝。一只小偃鼠在河里飲水,它頂多喝滿它的小肚子就好了。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我來說沒有什么用處。
賢人許由,不為“天下”所動,毅然歸隱,為后人一再推崇。我們猜測,許由村就是后人推崇許由的為人而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