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她還是一個失意的下崗女工;而如今,她已經是一家著名企業的老板,并享有“河南中藥皇后”的美譽;她先后捐資3萬元支持家鄉鄉村公路建設,捐資1萬元用于農村小學建設,積極幫扶村里的困難戶;她曾榮獲禹州市創業模范、新農村建設功臣等稱號。她就是河南省青山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巧紅。
今年42歲的連巧紅,中專畢業后直接分配到禹州市中藥材貿易公司工作,認真勤奮的她在單位積累了大量的中藥炮制方面的知識。1996年,連巧紅放棄了舒適的工作來到安徽省亳州市打工。她下過車間,跑過業務,飽嘗了人間冷暖,吃苦耐勞的她又學到了許多中藥材專業市場運作經驗。為了傳承禹州市中藥材遵古炮制技藝,2005年3月,連巧紅決定回到老家朱閣鄉朱閣村,自己開始創業。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面對嚴重的資金短缺,連巧紅沒有放棄。她說,創業很難,但只要把勤勞當作一種資本,比別人付出得更多一些,就會取得更大的收獲。然而,創業的艱辛只有自己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她選擇了與公爹朱青山一起合作,為了籌措資金,求親告友,托人走關系,最終籌齊了創業所需要的資金。剛開始時,連巧紅既是老板又是員工,既是會計又是出納,既是采購員又是材料員,既是質量監督員又是工程施工員。為了能按時保質完成工程,她經常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完全保持了農村婦女特別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火車、汽車上,旅館及工地上度過的。為了節約開支,寒冷的冬天,公司兩間大辦公室就靠一個煤球爐取暖,而且房屋四面透風,猶如冰窟。她的手和腳常常被凍傷;夏天,屋里也只有一臺吊扇,工作人員都是汗流浹背,到了晚上還要面臨蚊叮蟲咬;叵肫饎摌I時的那些艱苦日子,連巧紅感慨萬千:“那時真叫苦!好在我們挺過來了。”
柳暗過后是花明。經過連巧紅的苦心經營,2005年6月,她在朱閣鄉正式建成了河南省青山藥業有限公司,并首家通過了河南省中藥飲片《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認證。同年,公司被許昌市認定為“許昌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注冊資金660萬元,總資產8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650萬元。河南省青山藥業有限公司是中藥飲片專業生產廠家,是以原料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運作方式,既節約了成本又擴大了當地人就業,目前,公司擁有員工100多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0人,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80人,年產值已達到1500萬元,實現利稅150萬元。連巧紅以自己的創業帶動了當地人的就業,公司也成了朱閣鄉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基地。近年來,省、市領導曾多次到河南省青山藥業有限公司調研指導工作,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引導企業做大做強。
公司成立5年來,由于剛開始所安排就業的都是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民工,他們95%以上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工作技能比較單一?吹竭@些,連巧紅就想到要使公司取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培養引進一批專業技術性人才。她便積極與禹州市職業中專、農科院校協商洽談,聘請專家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進行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等,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注入新的理念,不僅樹立了他們再就業信心,也豐富了他們的工作經驗,增強了抗失業風險的能力。到目前為止,公司已與職業學校、農科院校共同培訓5期,同時公司人力資源部專門成立講師團隊,認真學習,采取自己備課,自己培訓的方法,不定期輪訓公司人員,現已培訓460人次。
連巧紅在百忙之中也常抽出時間給員工進行培訓,她常常對員工們講:“我和你們大家一樣,都曾是下崗失業人員,如今大家同是乘坐‘青山藥業’這艘船,在市場經濟的商海中航行,我們要有福同享,有險同擔,只不過我的風險比你們更大一些。”工作中,連巧紅特別講究發揚團隊精神,注重發揮中層領導干部的工作才能,強調協作,以充分發揮個人才干為基礎,提倡在團隊中各盡所能,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在用人原則上,連巧紅始終堅持客觀、公平,她為公司所有的人都提供一個平等參與的機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舉賢不避親。在與員工相處上,連巧紅總是平等對待員工,與員工和諧相處。她一貫遵循“在人之上,拿別人當人;在人之下,拿自己當人”的做人原則。身為董事長,她每天需要處理的工作有很多,但凡事關公司經營上的大事,她都要親自出面,親自參與,常常與普通員工一樣,親臨第一線。有一次,她心情不好,事先沒有問清楚就在車間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了一名員工。事后,她非常后悔,主動找那位受批評的員工談心,并當面向大家承認錯誤,誠懇地希望這位員工批評自己。后來這個員工說:“董事長每天處理那么多工作,難免有不順心的時候,批評我即使說過了點兒,我們也理解,沒想到董事長還這么客氣地向我認錯,我倒覺得不好意思了。”這件事的發生絲毫沒有降低董事長的威信,反而提高了威信,促進了工作。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青山藥業公司自成立開始,針對各崗位、各環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共60項。在創業過程中,連巧紅時常告誡員工,要想在企業站穩腳跟,不第二次失業,就要樹立正確擇業觀念,不好高騖遠,不相互攀比。要增強“五種意識”,即責任意識,進取意識,奉獻意識,危機意識,感恩意識。
企業在管理中,一方面強調建章建制,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強調人性化管理,以“人”為本。連巧紅對公司員工堅持做到“五必訪”,即婚喪嫁娶必訪,有病必訪,有困難必訪,有子女上大學必訪,有思想問題必訪。只要公司的員工子女有考上大學的,員工結婚的,連巧紅自己沒有時間便會讓其他人代她前去祝賀。員工生了病,她總是問寒問暖……充滿人性化的管理,使員工深受鼓舞和感動,也激發了員工們的工作熱情。
為把企業做大做強,2009年7月,公司籌資1500萬元,建成了許昌市唯一一家蘇打水生產線。目前,公的司第一批“靈洋”牌蘇打水已經順利通過河南省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填補了許昌市沒有蘇打水的空白。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公司高薪聘請了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嚴把質量關,確保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為著力打響“靈洋”蘇打水品牌,公司還在長葛、襄城、魏都區、鄢陵、許昌縣等縣(市、區)的鄉鎮(辦)擇優選聘經銷商,組建促銷組,建起了城鄉一體化的促銷網絡體系,產品的銷售量節節攀升。同時,公司還積極開拓市外市場,銷售范圍不斷向外延伸。
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女成長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女企業家、創業模范,連巧紅用她那樸實無華的人生展現了一個新時代農村女性的非凡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