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禮鈞瓷《祥和尊》以手工制作成型,整體造型簡約端莊,充分表現出自然窯變的鈞瓷美學特色。《祥和尊》采用鈞瓷獨特的高鐵胎質,運用重還原氣氛高溫燒制,器物通體釉色紅紫相間,錯綜掩映,渾厚瑩潤,賦予國禮華貴高雅、雍容博大的氣韻,是當代中國陶瓷藝術中的極品。
《祥和尊》尊體借鑒古代中國禮器玉琮的造型,腹部似圓非圓,共有十個棱形紋飾,象征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古代文化信仰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傳統,玉琮象征“財富”和“昌盛”。器口兩側裝點有鳳鳥耳飾,取材于青銅器中的鳳紋造型。美麗的鳳鳥相向盤顧、展翅挺立,富于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鳳是祥和、安寧、美好的象征,“見者天下安寧”。如果說龍象征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一面,鳳則代表中華民族仁慈寬厚、祥和安寧的一面。國禮鈞瓷美器《祥和尊》以琮、鳳等古代中國吉祥文化為載體,以1300℃高溫凝練出對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衷心祝福:祝愿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尋求新動力,把握新機遇;祈愿中國與東盟十國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祥和尊》整體造型像漢字“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象征“完美”和“圓滿”,隱喻“十全十美”。《祥和尊》造型又似一個大寫“中”字,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和”。相聚博覽會,十年鑄輝煌。中國與東盟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十年來,以博覽會為區(qū)域合作一體化重要平臺,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互利共贏,實現了政治的互信、安全的合作、文化的交流與情感的融合。《祥和尊》承載華夏古代文明中之“圓滿”、“中和”等祈福元素,祝愿中國和東盟十國人民祥和、安康、幸福。據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組委會負責人介紹,《祥和尊》將作為中國的友好使者,贈與與會的與東盟國家的代表,把獨具特色的中國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為博覽會增姿添彩。
據孔家鈞窯總經理孔春生先生介紹,孔家鈞窯創(chuàng)建于1992年,多年來以“傳承文化,締造經典”為創(chuàng)作理念, 堅守傳統工藝,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2012年9月,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稱號,也是宋代“五大名窯”唯一入選者。其鈞瓷作品多次在全國陶瓷藝術大賽中獲得金獎,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工藝美術館等國家權威部門收藏。其中有多件作品被遴選為國際、國內重要政治、經濟活動禮品。
據悉,《祥和尊》的設計制作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孔相卿先生,出身鈞瓷世家,以鈞瓷胎釉料調制、燒成,成型造型工藝獨特享譽中國藝術陶瓷界。2008年,其先后被選為河南省禹州市鈞瓷行業(yè)協會會長、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陶瓷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鈞瓷燒制技藝);2012年,獲批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大學陶藝專業(yè)碩士生導師。(記者 呂超峰 文/圖)【原標題:鈞瓷《祥和尊》——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