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許昌 >> 許昌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許昌

鈞瓷開片的傳說與盤龍瓶的來歷

2014/12/23 11:01:21 點擊數(shù): 【字體:

    北宋徽宗時期,在陽翟城(今禹州市)古鈞臺官辦鈞窯場里,有一窯鈞瓷剛剛住火停燒。窯工們已把窯門扒開了一個大口子,窯里爐火通紅,溫度正高,使人不能近前。

    這時正值夏天,好端端的天空突然間烏云密布,一剎那,雷聲隆隆,閃電過后,只見一條龍在空中上下翻騰。一場大雨隨著狂風降了下來,大雨點打在熱窯頂上,冒起一團團水汽,狂風吹進高溫的窯里,只聽里邊“喳喳”作響。窯工們躲在草棚下避雨,心里直嘀咕:這一窯瓷器肯定要報廢。大家一個勁地在心里祈禱:“老天爺,行行好,別再下啦!”要說也真奇怪,窯工們剛禱告完,天說不下就不下了。轉(zhuǎn)眼雨過天晴,太陽也冒了出來。

    窯工們急忙跑到窯前觀看。一場暴風驟雨過后,窯早涼了。一個年紀最大的老窯工懷著十分不安的心情,從窯里抱出第一個籠盔(匣缽),小心翼翼地打開,只見一個里青外紫的鼓釘洗,釉面上全部是裂紋,并且隨著“喳喳”的響聲,裂紋還在增多。老窯工心想:過去燒出的瓷器釉面平整如玉,這次這么多裂紋,肯定是風雨把瓷器給激酥了。他不由自主地用手指敲了一下鼓釘洗,誰知一聽聲音,還是丁當作響,如磐一般。再摸摸釉面,卻摸不著裂紋,真是“看似錘擊,摸無痕跡”。大伙兒這才知道瓷器沒爛,于是爭先恐后地把窯給開完了。結(jié)果全窯瓷器除釉色鮮艷、光澤明亮外,釉面全部遍布細密紋路。官府派人挑出最好的幾件送往宮廷,宋徽宗見了十分歡喜。

    宋徽宗本是個藝術修養(yǎng)很高的人,他看出鈞瓷釉面上這些裂紋很美,就給紋路取了好多名字,如“蚯蚓走泥紋”、“冰裂紋”、“魚子紋”、“百極碎”等,還把鈞瓷出窯后釉面產(chǎn)生的裂紋,叫“開片”。欣賞完了這幾件瓷器,宋徽宗又下旨讓鈞瓷工匠以后燒鈞瓷都要有紋路。

    窯工們接旨后,全都犯了愁:鈞瓷開片是老天爺幫的忙,要是開窯時不下雨,怎么辦?還是那個老窯工說話了:“天下不下雨是龍王爺管著的,我們塑個龍王爺?shù)南窆┲,每天上香禱告,祈求龍王爺行云布雨,龍王爺定會顯靈幫助我們。”窯工們聽了都表示同意,大家就開始用泥巴塑龍王爺像。塑時,蜷曲的龍尾巴沒法處理,老窯工就找來一個花瓶,把龍王爺?shù)男蜗笏艿狡可砩稀V灰娨粭l龍盤曲在瓶上,尾巴朝向天空,龍嘴正向下噴水布雨,正前方是一團火球,代表鈞瓷爐火。塑成后,為防雨水淋壞,窯工們把塑像放在窯里燒成了鈞瓷,放在一張供桌上,大家每天跪拜上香禱告。要說還真靈,有龍王爺保佑,不管天是否刮風下雨,每次開窯,瓷器上都有紋路。從此,開片也作為鈞瓷的一種特征保留了下來。

    忽然有一天,官府的人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窯工們供奉的龍王爺像,認為這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皇上乃真龍?zhí)熳樱M是平民百姓隨便塑的!并把這事報告給了宋徽宗。宋徽宗立即叫人把領頭的老窯工帶上金殿,親自審問。宋徽宗問:“你塑這個像是什么意思?”老窯工一看這個陣式,知道自己性命難保,又一想反正死活就這一條老命,今天豁出去啦!于是靈機一動回答說:“龍盤在瓶身上,意思是希望當今皇上永保平安。”平安的“平”與花瓶的“瓶”諧音。宋徽宗一聽,這老窯工倒挺會說話的,又問:“你們怎么想起塑這個像的?”老窯工就把塑像求龍王保佑鈞瓷開片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宋徽宗聽了一個勁兒地點頭:窯工們是奉旨行事,不得不如此呀!于是就赦老窯工無罪。他又看了看塑像,覺得還是叫個瓶的名字為好。沉吟了一會兒說:“這個塑像就叫盤龍瓶吧!”并命老窯工立即趕回鈞窯場,照這盤龍瓶樣再燒制數(shù)件,供皇室使用。自此,鈞瓷的品種中又有了盤龍瓶,并且是宋徽宗御賜的名字,它的來歷與鈞瓷開片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如今盤龍瓶已成為高貴、富有的象征,它寓意現(xiàn)代人飛黃騰達,過著富裕、平安的生活。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藏瓷網(wǎng)(2014-09-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