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因"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而聞名于世, 窯變是鈞瓷的靈魂所在,而創新則是鈞瓷的生命。鈞瓷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就沒有發展。縱觀鈞瓷的發展史,就是不斷創新的歷史。鈞瓷釉色從唐鈞的黑釉藍斑到宋鈞的窯變花釉、元鈞的青釉紅斑、清鈞的大火藍、建國后的鈞紅釉、無一不是在更新著、發展著。包括鈞瓷的造型亦是如此。所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鈞瓷藝術仍然需要繼續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所以每一個鈞瓷藝人都要有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理念推動鈞瓷文化的大發展。
鈞瓷的創新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造型創新,二是釉色創新,三是工藝的創新,四是燒成的創新。
造型創新:造型的創新就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設計出新的造型樣式。造型要有時代感,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從目前生產的鈞瓷品種來看,其造型主要有器皿、人物、動物、陶藝等幾大類。其中器皿造型有傳統也有創新;人物、動物、陶藝大部分屬于創新,無論哪類造型,在創新設計時都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型本身要美觀,要符合美學法則,人物像要生動傳神,特別是造型要準確;器皿類與陶藝造型要新穎美觀,線條清晰流暢。二是造型要適應鈞釉的變化,型與釉結合后珠聯壁合,達到盡善盡美才算成功。三是型要適應鈞瓷生產工藝要求,如容易下模、好成型、高溫下不變形,并要注意燒成后的收縮比例對造型的影響。尤其是第二個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要把型搞的過于復雜,要簡明大方美觀。因為鈞瓷主要是表現釉色的,釉是第一位,鈞釉比較適應大而光滑的面,過多的浮雕、過多的耳飾均不利于展現鈞釉的變化。耳飾對于造型來說,應少而精,這樣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若過于繁雜,則變成畫蛇添足。有的型無耳飾反而更好。而大面積的浮雕上釉燒成后,由于釉層厚濁導致浮雕模糊不清,顯示不出來雕的是什么,而且還沒少下功夫,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所以造型一定要簡練、大方,不要繁瑣、復雜。
釉色創新:釉色的創新就是要不斷研制出新的窯變釉色及釉面肌理(紋路、斑點)等效果。鈞瓷的釉色千變萬化,各種色彩無所不含,故我們的思路應更加開闊一些。古代的鈞瓷窯工能夠在釉中引入銅元素,打破原來的鐵元素的一統天下,這種勇于創新的舉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鑒于此,我們為何不能在現代科技條件下,往釉中引入更多的有利于窯變釉色的礦物質和化學元素,而使鈞釉窯變更加豐富多彩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就為鈞釉的進一步創新打開了大門。但鈞釉的創新有三個前提不能變:第一、釉必須是以銅、鐵為主要著色劑。第二、必須是高溫還原燒成,保持燒成方法不變。因為若用低溫燒則變成了陶器,若用氧化焰燒則變成了彩釉瓷,所以溫度和焰性不能變。第三、必須是自然窯變,要完全靠火力的作用,不能人為。釉要具有鈞瓷窯變的神韻,釉質厚、活,色彩多變,釉面有多種紋路和斑點生成,釉色與釉面幾理渾然一體,自然天成,不失鈞瓷的本色。只有如此創新,才既能保持鈞瓷韻味,又能真正達到窯變萬彩,適應現代人的審美要求。至于怎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窯變效果,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去試驗、摸索,不斷地去研究、總結,不斷地創新才能夠成功。
工藝創新:工藝的創新就是如何提高鈞瓷工藝品質量提高生產力效率和突破原有的工藝模式。包括各道工序工藝的改革、制作方法的改進、工具的改進、先進儀器設備的引進等等,只要對鈞瓷質量的提高有利皆可采用。實際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鈞瓷工藝也是在不斷革新著,如制泥制釉,古時采用牛拉耙、溝碾、現代則采用球磨機加工;成型方法古時多用手拉坯、印坯,現代則以模型注漿為主。手工拉坯用的輪,就有手攪輪發展到電動輪、電動調速輪(無級變速)這樣一個過程。還有產品的規格,過去鈞不過尺,現代已能生產二米高的大花瓶。工藝的創新還要注意借鑒其它行業門類的一些工藝手段和方法,吸收當今世界出現的新工藝、新技術。工藝創新改變以往人們對鈞瓷粗體大笨的印象。鈞瓷做細的關鍵是工作中不能怕煩瑣,哪怕是多增加幾道工序,也要想法把工藝做好。
燒成創新:燒成上的創新主要是窯爐設備、能源和燒成方法的創新。鈞瓷窯爐從古至今,從火焰的走向上,經歷了直焰窯,半倒焰窯、倒焰窯的過程;從結構上經歷了饅頭窯、雙乳狀窯、抽屜窯(梭式窯)的過程;從燃料上經歷了柴燒、煤燒、碳燒、氣燒的過程。在測溫器具上從古代的火樣、志子,到今天的高溫計熱電偶數顯表,使溫度的測量更準確方便。這都是創新的結果。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新的耐火、節能、保溫材料的不斷問世,窯爐的結構還將會不斷改進和發展。熱能方面隨著西氣東輸工程和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天然氣的使用已成為鈞瓷燒造的新能源,是今后鈞瓷燒成的一個方向。不久的將來,當人們解決了"電燒高溫還原氣氛的生成"這樣一個問題后,電力將成為鈞瓷的一個更新的能源。因為無論提供熱能的條件怎樣改變,只要高溫還原的原理不變,就照樣能夠燒成鈞瓷。煤燒因其污染嚴重,不利于環保,終將會被淘汰,而現在氣燒照樣能燒出好鈞瓷,也已經過十余年來實踐的充分證明。所以不能總抱著煤燒的傳統觀念不放。
燒成上另一個重要的創新是燒成方法,包括溫度的高低、還原氣氛的輕重、燒成時間的長短等等。這些因素對鈞瓷窯變的效果影響都很大,需要在燒成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試驗調整,以總結出合適的操作方法來。
總之,鈞瓷的創新是必然的、是多方面的,要不斷地研究、不斷地進步才行。創新的關鍵在于我們要敢于打破舊觀念,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想問題,勇于創新,這樣才能與社會同步、與時代同步。但創新也不能丟掉傳統,應在傳統的基礎上求發展,求創新,否則創新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一定要保持鈞瓷優良的傳統:胎質細膩厚重、造型端莊典雅、釉色自然窯變、工藝制作精細、燒成高溫還原,這是鈞瓷的精髓,在這一基礎上把鈞瓷藝術發揚光大,使鈞瓷的窯變更美更奇妙更神奇,創造出新時代的鈞瓷風彩。(楊俊鋒)
楊俊峰 男,現年57歲,生于著名鈞瓷故鄉禹州市,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自幼喜愛藝術,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藝術教育工作,93年調入鈞瓷研究所工作,擔藝術設計室主任,所設計制作的鈞瓷作品,線條流暢美觀大方,在工藝造型設計方面有獨到見解。經常在大型展覽活動中獲獎,深受鈞瓷收藏家和鈞瓷愛好者的青睞。【原標題:鈞瓷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