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陽光的忽然照臨,鈞瓷從璀璨的唐代綻露出最初的一縷光芒,從中華文明的浩淼海洋綻放出令人屏息靜氣的瑰麗奇觀。而后,在同樣鼎盛和浩瀚的偉大的宋朝,仿佛正午的陽光一般,鈞瓷閃耀在最高的天頂,以創世的燦爛和輝煌特立于宋代五大窯系的技藝頂端。宋徽宗絕愛的珍玩也罷,其后宮廷膜拜的御用貢品也罷,甚至那句“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傳誦千年的謠諺也罷,都難以概括鈞瓷的無上榮光。金木水火土的天地元素造就了這一個偉大國度的傳奇,也造就了世人翹首以望的夢想。
在漫長的中國文化史上,鈞瓷是一個奇跡。
奇跡之一在于,鈞瓷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杰作。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鈞窯瓷器豐富多彩的銅紅窯變釉的成功燒制,徹底改變了以往青釉類瓷器一覽無余的單色格局,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內容,并為以后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中國青瓷發展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奇跡之二在于,鈞瓷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和中國乃至于世界的文化區域內,對人類工藝美術的審美、設計和原則產生過大影響。
奇跡之三在于,鈞瓷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鈞瓷自唐宋元明清的發展,刻寫著中國歷史文化的深深痕跡,反映著不同歷史朝代中中國人的審美觀、藝術觀和生活觀。
奇跡之四在于,鈞瓷是對傳統中國文化,甚至是東方文化傳統的叛逆和創造。它是強調和追求放縱、自由、噴射和創造的藝術,它和理性、文雅、修養、中庸、澄澈、溫情的東方文化絕然相反,在數千年傳統價值取向的深厚歷史中,鈞瓷跳脫水面、掙脫力韁,撲辣辣劃出了嶄新的地平線,迸發出了放肆任性而又燦爛絢麗的個性的光芒。
與此相關聯的是,鈞瓷及其藝術發展至今,一直承載著人與生命的創造、掙扎和人對于文明的迷戀。一個個活生生的傳說、故事和歷史,反映著中原人民在歷史和當代的奮斗、創新,凝聚著關于人對于幸福、理想和真善美的追求與夢想。在很大程度上,鈞瓷的文化史和發展史,就是河南這一塊熱土上的人民的前進史、奮斗史。
2012年11月,在一個似乎極其平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似乎同樣平凡的事件:河南禹州市的一家叫做大宋官窯的企業,燒制出了一批鈞瓷器。
是北宋鈞官窯傳世珍品的復燒。
是北宋時期中國制瓷業達到頂峰時器形、材料、工藝、韻致、神采的復位、復現、復生和復興。
從十幾年前開始,這家叫做大宋官窯的企業就開始了對于這一夢想的追尋和塑造,F在,它成功了。眾多專家和收藏家對這批復燒器物的首肯與高度贊賞就是明證。
現在,它終于創造了奇跡。
但最奇跡的似乎還不僅僅是巨大的成功,也不僅僅在于眾多專家學者談及的文化復興的話題。而是敢夢,敢想,敢干。一句話:敢于相信歷史和奇跡,奇跡才能被我們發現和創造,并被收藏于蒼莽、浩瀚同時又璀璨瑰麗的歷史。
2013年1月16日 于鄭州 □老蓋【原標題:大文明視野中的“官窯復燒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