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人們都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開始準備過新年,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這一天也是祭灶的一天,每家都會買來灶糖祭灶,誰家的孩子有干媽干爹的在這一天要帶著孩子去干爹干媽家祭灶,而且干爹干媽還要給小孩子鎖子錢,晚上要喝紅薯葉面湯,放鞭炮。
二十四掃房子,要過年了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干凈。
二十五打豆腐,每家會買很多豆腐炸成豆腐干兒,春節期間吃。
二十六去割肉,每家都會在這一天去買肉。
二十七去殺雞。
二十八貼尜尜,就是貼春聯。
二十九去買酒。
大年三十撅著屁股作著揖兒。年三十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要吃餃子,除夕夜守歲,忌過早的睡覺。開口說吉祥話,忌說臟話。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見到陽光后再大小便。忌打碎器物
大年初一吃團圓飯,給家里的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孩子發壓歲錢。各地方都有舞龍燈,也稱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大年初二回娘家,女兒先回娘家看了父母之后,接下來的幾天才可以拜訪其他的親朋好友,一直持續到元宵節。
大年初三俗稱“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
初五,稱作“破五”,因為之前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謂“初五隔開”。這天垃圾變成了“窮氣”,因此要清掃家里,將垃圾送出去,俗稱“送窮出門”。“五忙日”,禁止動土。
初七“人日”,傳說里若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適;若陰雨,則疾病瘟疫生。又稱“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尤其應避免外出遠行。
初九老天爺生日,要祭天,舞獅子龍動。
元宵節點燈放煙花吃湯圓,每家每戶在晚上會在自家大門兩邊點上燈。這也預示著年春節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