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許昌

千生萬旦一凈難

2013/5/28 11:27:36 點擊數: 【字體:


    我從事越調凈行演出二十多年來,對越調凈行的發展現狀甚是憂心。縱觀越調現時凈行演員,已然寥寥無幾,好多院團因沒有凈行演員,使得越調凈角主演的優秀傳統劇目不能得以繼承發展,非常優秀的凈行藝術面臨衰落的境地。作為越調事業的繼承者,深感責任重大,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越調凈行的發展。近年來,在前輩的幫助下,我對越調凈行的繼承發展進行了較為廣泛的研究探索,有一些心得現寫出來,與同行們共勉。

    越調的凈角分為大花臉、二花臉、摔打花臉,凈角的特征是以面部化妝勾畫臉譜為主,聲腔粗壯高昂,身段大開大闊,飾演的人物非常廣泛:從帝王將相到黎民百姓,從土豪劣紳到綠林好漢,皆無不能。解放初期,越調凈行在演出中占主要,傳統劇目有《劉公案》之耶律洪、《斬楊景》之蘇宏、《梅林拉靈》之梅林、《馬牛拉弓》之馬牛、《大保國》之徐延昭、《七擒孟獲》之孟獲和魏延、《諸葛亮吊孝》之張飛、《火焚繡樓》之洪顏龍、《戰洛陽》之尉遲敬德、《秦香蓮》之包拯、《黑遇路》之包拯、《八件衣》之包拯、《包公說謀》之包公、《包公三勘蝴蝶夢》之包拯、《赤桑鎮》之包拯等,這些越調優秀劇目中的凈角,在演出中很受觀眾喜愛。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越調凈行名角輩出,最具代表性的有德蘇、李金戎、吳學義、郝德運、段生雷、張秀卿。據說郝德運所演的《梅林拉靈》(飾梅林)在陜西西安市演出,時間長達半年,轟動西安。張秀卿藝名“大寶貝”,其生、凈、旦俱佳,是河南省越調劇團的奠基人,她那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曾受到中央領導和省內外專家的高度贊譽,她是當時當之無愧的越調名角之首,被譽為戲曲“蓋河南”。七八十年代,越調凈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李白杰、宋學文、郝四海,但在當時演出當中,由于以生、旦行劇目為主,凈角劇目的演出走到了低谷,近年來隨著凈行老師們的退去,越調凈行更是出現了危機。

    在常年的越調凈行演出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沒有很好的文化底蘊和戲曲理論知識,就很難在飾演過程中把握好劇中人物的性格,很難塑造完美的凈行人物形象。通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在很好的完成塑造每個凈行角色的同時,對戲曲理論知識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凈行所演人物類型通常是豪邁、雄渾、凝重、沉雄、莽撞、豪爽、剛正、剛烈、粗壯、憨直、狡詐、陰險、多疑、驍勇、彪悍、詼諧。在《郝壽臣藝術論》中曾有翁偶虹總結出十個角色,基本概括了凈行的多樣藝術性:“張飛笑臉迎人,曹操之外寬內忌,李逵之天真厚樸,鐘馗之嫵媚斯文,包拯之望之生敬,徐延昭之肅穆而智,竇爾敦之威美并蘊,魯智深之粗細兼容,牛皋之勇而憨厚,焦贊之驍而詼諧”可以說這十個角色代表了凈行的主流。凈行在舞臺上的美,表現在它的唱、念、做、打、舞、服飾和臉譜中。第一,凈行要美不要媚,“美是對一切行當的要求”,走如龍、站如虎、輕如燕、美如鳳。如旦角要“媚”是此行寓媚于美,而凈行體現的是一粗獷美,不能有媚氣。第二,“旦起凈落”是對“凈要美不要媚”的延續,就是說凈行一個身段的起始要用旦角的勁頭。要“輕”、“緩”起,當身段要停頓、靜止時要用凈行的勁。第三,凈行要撐,“老生弓,花臉撐”,“撐”是撐起來意思,以“起霸”為例,前胸不能空,后背不能貼,而兩只胳膊卻要撐圓,任何動作都要以撐圓而美,掌握了凈行的主流意義,運用到所扮演的每個凈行角色中,才能發揮出劇種特色,才能盡善盡美。凈角的藝術創新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博眾長、補自短、取精華。

    作為越調凈行,它的唱腔是有很高的藝術水準的,最具有越調藝術風格,它有獨有的特色板式,例如,{高四腔}、{銅器調}、{亂彈}、{流水}、{垛子}、{導板}、{三棚樓}等,唱腔比較高昂,F調弦上高五度唱法,嗓子的音域一般在5 6 7之間行腔,在戲曲凈行界幾乎沒有在唱腔上再高過越調凈行的唱腔,所以想唱好越調凈行大花臉,首先具備一付較好的嗓子,這也是在越調中所謂“千生萬旦一凈難”的原因,但在越調演出現狀中,越調凈行卻有大多注重于嗓子(唱腔),忽略了
念、做、打,“一腔壓百丑”的思想觀念,往往導致聲不和情,情不和形,形不成統一,所演的角色人物性格藝術水準受到較為明顯的影響。

    因此,越調凈行要發展,必須理論加實踐,吸取新鮮元素,才能得以提升。《貍貓換太子》中我飾演包拯,在認真閱讀劇本的基礎上,主動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千錘百煉”,多方位、多角度探討人物特點,深刻把握人物內在性格,嚴格做到內外表象立體統一,認真把握角色的全部思想、情感和態度,把個人心得體現到角色精神與形體上去,把包拯的每一句唱、每一句念白都和人物性格的“神”“形”相吻合,“聲”與“情”相統一。

    《貍》當中的包拯,從頭到尾,唱、念、做各方面并重,在繼承越調《貍》劇傳統藝術的同時,我借鑒了上海京劇院唐元才老師的表演技巧,《貍》劇第一場開幕就是包拯的一段唱,唱出包拯的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執法嚴明、憂國憂民、人人敬仰。經過多次論證,前四句“昨夜晚宣德樓驟掀波浪,瞎眼婆一聲喚驚震汴梁,歸政日竟出北奇情慘狀,按案由度常理甚是荒唐……原“銅器調”改用“高四腔”,因高四腔音樂非常大氣,隨音樂過門加打擊樂聲中走出接唱,恰到好處,顯示出包拯開封府尹、龍圖閣大學士伸張正義、清正嚴明的人物形象。越調凈行特色十足、與眾不同。根據每場戲的情節,筆者在唱腔中分別運用了[垛子][導板][銅器調][亂彈。髯口上根據人物情感,分別運用了“捋滿”“托髯”“捻髯”“推髯”“撒髯”“抖髯”,最后一場《勸賢王》一段唱,也是劇情高潮,我采用了越調[導板][高四腔][五腔尾]轉[流水][垛子],根據人物內心情境作到“心與口合,口與手合,手與眼合,眼與氣合,神與貌合,貌與形合,神到而形隨,神貫而容動,神形情合一體,運氣自如,高亢明朗,氣大腔壯,行腔奔放,高而不炸,低而不癟,婉轉流暢,突出風格,生動感人”,每次演出均得到觀眾強烈共鳴,我的此段唱腔在2007年河南省第三屆”黃河戲劇獎”大賽上榮獲一等獎。

    念白,在凈行有“十凈九口渾”的說法,而在越調凈行表現更為突出,因為炸音太重,形成了音吃字,要想改掉不足,就要講究科學發音,運用丹田氣、共鳴音,以字行音才能吐字清晰,鏗鏹有力,叫觀眾聽得清晰明白。語氣的輕重要隨著人物的內心情感和性格體現出來,這就是戲曲界所說的“寧唱十句戲,不說一句白”,念白的重要性可見一斑。2008年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劇團把傳統劇《斬楊景》改編成了新版《無佞府》本人扮演奸臣蘇宏一角,白多唱少,第一場《定計》一場,就是通過蘇宏一長段念白來展示人物奸詐陰險,人物的道白語氣抑揚頓挫,在設定的環境中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必須層次分明,清楚有力.第二場《金殿》一場,參奏楊景,通過念白要展示出人物的傲慢、權橫、心計。第五場《監斬楊景》是戲的高潮,蘇宏定計得呈,他的原形面貌大現、兇、險、惡、奸、詐,表現十足,如蘇宏(白)“楊景、老夫在朝,你一直與我作對,想不到你也有今日,萬歲要殺你,可怪不得老夫我了,啊,哈哈哈……”語氣要低沉,給人以陰森森,毛骨悚然的感覺,最后一聲運足氣開懷大笑,笑出人物的性格來,讓觀眾恨之入骨,此劇在2008年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中我榮獲個人文化表演一等獎、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藝術在繼承的基礎上貴在創新,創新才能得到發展,這是客觀規律,是藝術發展的必然選擇。越調凈行的承前啟后,我們中年一代戲曲演員身負著越調凈行藝術的繼承、發展重任,要想演好凈行各個人物角色,不能簡單化,概念化,程式化,必須要善于用戲曲理論知識和大量的演出實踐,來仔細揣摩戲曲人物思想情感,把戲曲程式的特點完美融入到越調凈行中去,創造出典型的、群眾喜聞樂見的越調藝術特色,實現越調藝術的繼承發展,服務于人民群眾。作者:馬忠太【原標題:千生萬旦一凈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越調網 2011-08-1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戲曲電影《蝴蝶夢》書寫水墨意境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