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禹州有“始祖仙山”之稱,是人類祖先活動的主要場所,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的縮影,是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歷史文化教科書,是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中國通用的四個稱謂——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中華民族,都與許昌禹州息息相關,并有據可查,有史可考。依據邊緣帶學說,許昌禹州有邊緣地帶優勢,它西北是山,森林密布,東南是平原,自然環境優越,適合人類的生存。7000多年前人祖伏羲就帶領他的部族在禹州這塊沃土上衍繁生息,炎黃二帝繼承伏羲又在這里逐鹿中原,安幫定都,使華夏民族皆成為“炎黃子孫”;又因禹受封為夏伯,封地在禹州,后夏啟又在禹州這塊沃土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所以后來的夏朝所融合的各個民族總稱為華夏族,使中華文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其后人都稱為“華夏兒女”;禹分天下為九州,禹州為九州之中州,所以我們稱中國為“中華”,又稱“中華民族”;又因人祖伏羲、炎黃二帝皆以龍為部族圖騰標志,所以中華民族又稱為龍的民族,亦叫“龍的傳人”。正是在許昌禹州這片熱土上,中華民族的祖先們開創了華夏五千年文明史。是他們的豐功偉業,啟開了統一的中華民族的序幕;是他們的智慧神靈,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許昌禹州的每一個山頭,都有人祖們留下的文明腳印;許昌禹州的每一條河流,都流淌著人類祖先的傳說故事;許昌禹州的一草一木,都與中華文明的發展史息息相關。這里是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尋根問祖之所,這里是所有華夏兒女朝拜祖先的圣地。這里至今還留有華夏祖先軒轅黃帝問道修行的逍遙觀、大禹治水的鎖蛟井、夏啟建都大宴諸侯的古鈞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