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再見傳統 ——巧手程玉霞剪紙被噴繪放大了

2012/8/14 19:27:09 點擊數: 【字體:

 
    在民間藝術諸多種類中,我曾經輕慢過剪紙,嫌它單薄、隨意,不怎么耐看,在領略過程玉霞老人剪紙后,竟為自己曾經的淺薄或偏頗抱愧。之前,依稀見過陜北剪紙巧手張林召、王蘭畔的紙上藝術,興許是一掠而過地忽略了吧,或許所見是一種喪失原韻的復制印刷品?說不準,剪紙居然一直以來在我固有的審美意趣中,是次級的。

    數月前,一次無意間順道在鄭州博物館瀏覽,無意間踏入程玉霞剪紙藝術展廳,那一貫固守的對藝術種類的尊卑排序,一刻間顛覆了,于是關于剪紙關于它的歷史以及其獨特表現形式,便莫名地沁入我心,甚或程玉霞的名字連同她那自由靈性的紙片兒,像鏤剪過的符號存儲在記憶中。

    迄今,我依然找尋不到程玉霞剪紙何以那么輕易地說服、迷惑了自己,也無法用白紙黑字告白那瞬間改變自己審美體驗的實情,它該屬于私密性感悟,無以示人?曾經讀過杜甫《彭衙行》中的“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詩句,一直不曉何家剪紙,那般輕易打動詩圣招來魂歸?猜度那可能是中國文人一貫矯情使然,倒可以不屑。

    直到見到程玉霞老人,見到更多她的剪紙和老人對剪紙藝術的表述,始才頓悟最初駐足凝視它們的契緣,居然是作品散發出來的“可愛”,多年來自己只有面對佛像或兒童畫時,才會陡然生出的心悅。我像是被一種主義感召,耿耿縈懷地欲見老人欲聽老人的片言只語,卻最終找到了一個能夠說得過去的借口,煩老人為大河報10年慶典剪紙。于是有了同城兩度家中拜訪,于是有了兩度易稿取稿的溝通,當自己謙恭地捧回數張老人的剪紙,達到功利后卻又一次隱隱歉疚了:命題剪紙是否違背了老人自由心靈和自由的造美?其實當我被允許看到老人以往數量可觀的剪紙之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判斷,程玉霞的剪紙屬于日記式的敘事,一如老人所言“把生活所想,剪出來”,自七歲那年她在家鄉找尋到在紙片上傾訴的方式后,雖久居都市,卻執守故鄉,執守千古以來山野僻壤窗欞上那或飛舞或歌唱的紙面藝術傳承。程玉霞似乎一直以來不改心靈的原色不改自由的剪刻,我生怕擾攘了心靜如水的老人,抑制了天性無邪的民藝,畢竟自己多次語氣溫和卻固執主張:你當如何當怎樣!設限,我在為淳樸民間藝術設限,一度甚至轉念期以金錢交易,換得藝術謳歌換得交易的平衡?終了還是罷了,是怕自傷還是損他?我無從作答,也無從自解。

    不過,當程玉霞的剪紙被復制放大噴繪被包裹到巨型柱體上,作為大河報10年慶典活動裝飾之后,當遠距離再凝視它的瞬間,愧疚夾著的矯情被撫去了多半,偌大的復制剪紙畫面,沒有綴名顯現,沒有多余的虛名,只有赫然八字“披星戴月,路上十年”和那單車上洋溢著永恒喜悅的送報女,和那早已遠逝的風景——迎風高飛的黑發長辮。記得程玉霞質樸的話語:“它可能不講造型,但可愛”,還記得關于命題剪紙的表述余音猶存時,她心領神會:“我知道,大河報發行員的辛苦!”后來她剪出來“發行員”全然了無“辛苦”,全然充溢著滿滿鼓鼓的“可愛”和“自信”。一個集體的神兒被活靈活現地剪出來了,誰是新聞隊伍中最可愛的人?老人把握住了,她讓我們再見傳統,一種能夠點石成金在紙片上自由鏤空、剪刻,無極傳遞生命原色的祖根藝術。【原標題:再見傳統 ——巧手程玉霞剪紙被噴繪放大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5-08-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