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德一老師近照
編者按:
鎮平玉雕是中國玉雕中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在承古拓新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一批批玉雕名家大師,他們星火薪傳,勇于創新,敢于超越,為中原玉雕事業的發展和崛起做著卓越貢獻。
為了讓鎮平玉雕事業有序地傳繼,讓年輕的玉雕人記住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特開設“大師的那些事兒”專欄,挖掘大師們閃亮光環之外、辛勤耕耘背后點滴故事,以激勵年輕玉雕人不斷進取。
我們初步整理了仵景林、仵金滿、王玉敬等30余位大師的逸聞趣事。鑒于黃德一大師對鎮平玉雕事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現將關于其課堂教學藝術的《光頭仕女也靚麗》一故事首發。其他諸多大師故事將連續刊載,敬請關注!
黃德一,1934年生,鄭州市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現任南陽獨山玉雕刻研究所藝術顧問,鎮平縣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藝術顧問。從事美術教育20年,文革后調入工藝美術行業,在河南省工藝美術工業總公司負責技藝指導培訓工作,從1976年起為全省玉雕職工培訓學員已達1200余人,(僅鎮平縣就有665人之多)其中的很多學員都活躍在鎮平玉雕生產設計的一線,成為河南乃至中國玉雕的中堅力量。像黃老師這樣,一生致力于玉雕人才培養的大師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少有的。
《光頭仕女也靚麗》
故事發生在鄭州舉辦的那屆玉雕設計培訓班上。 這是一節泥塑造型課,要求學員做四大美女雕像,這在當時是非常暢銷的題材。學員們各個激情飛揚,熱火朝天地做了起來,很快一個個“美女”紛紛出世。突然,黃德一老師一聲令下,“停下!停下!”黃老師拿過一個學員的仕女作品,快步走到講臺前,“看這里!我們要做的是仕女、美女,可咱們中間有些學員做的是嘴歪眼斜的丑八怪,有的做的不男不女,還將頭發和臉混做一團!這怎么能行?!”說罷,只見黃老師邊說邊動手,三下五去二,把手中仕女的頭發和高發髻全部去掉,變成了“光頭仕女”,并一臉嚴肅地說:“本節課,我們不做四大美女了,統統改作光頭美女,都不準做頭發!”
學員們一時傻了眼,不知道黃老師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看看自己辛苦半天的作品于心不忍,但迫于黃老師的要求又不敢違令,不得不忍痛割愛,將美女的頭發和裝飾一一抹去,變成了光頭仕女。
“注意人物頭型、身體的動態和比例!”在黃老師的耐心指導下,“丑八怪”脫胎換骨,變身成一個個“美尼姑”,塑造出了中國傳統仕女的形象和內在美。
“好!現在我們重新加泥,上頭發和裝飾物。”原來,學員們被傳統仕女高高的發髻、層層的衣裙所吸引,以至于忽略了人物造型的關鍵所在,那就是整體的動態、比例和頭部的形體結構,還有仕女特有的造型特征,致使美女變丑女,多虧黃老師當機立斷,改做光頭仕女。
經過這樣“一減一加”,學員們重新審視手中的美女,找到了問題的根本癥結,找到了外在形態與內部結構的結合點,較好地完成作業后,學員們哈哈笑成一團!“原來頭發和裝飾物是長在頭上的啊!”
去偽求真,隨機應變,就是憑著這樣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靈活多變的教育機智,黃德一老師多年來桃李滿園,更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贊!【原標題:大師們的那些事兒之黃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