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玉雕大師張克釗:獨玉如妻 把思想和石頭吻合起來

2013/7/10 10:29:12 點擊數: 【字體:


    張克釗認為,中國的玉文化和玉雕藝術之所以綿延不絕,歷久彌新,關鍵在于它有歷史傳承,有時代創新。傳承是玉文化和玉雕藝術的內在機制,創新才是玉文化和玉雕藝術的根本特征。張克釗躬身實踐這一真理,他的作品裝著滿滿的泥土馨香,帶著鄉村小路的一路風情,攜著一股樸實雋永的情愫,為我們打開了一幅中國風情的畫卷。

  張克釗,男,漢族,1973年7月出生,河南省鎮平縣人,中國玉石雕刻青年藝術家、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南陽首屆‘獨玉杯’十大玉雕創作新秀”。擅長人物的設計制作,作品突出主題,以形傳神,以神融形,其工藝特點是:雋永豪邁,爽朗而有氣勢,對人物的面部刻畫尤為傳神,代表作有獨山玉《妙算》、《茶館》、《恩愛百年》、《心路》《夢鼓》等,其中《妙算》獲全國“天工獎”玉雕精品展銀獎。

  南陽獨山玉雕,素有優良的歷史傳統和藝術風格,自古至今玉雕大師燦若繁星,張克釗就是南陽玉雕大師群星中較為璀璨的一顆。他擅長獨山玉人物雕刻,注重以形傳神,以神融形,手法寫實,簡練流暢;他的作品溢著泥土的芬芳氣息,讓人能欣賞到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景,更能獲得人生的啟迪。在中國·南陽第九屆玉雕節暨國際玉文化博覽會開幕之后,記者慕名前往鎮平縣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采訪了這位傳奇人物。

  張克釗做玉雕16年了。剛開始做的是翡翠,1997年開始做獨山玉。雖然做翡翠比做獨山玉要好得多,但他總覺得自己就像是個賺錢的機器,找不到創作的靈感,沒有一種歸屬感。就在這個時候,鎮平縣玉神公司總經理劉曉強邀請他開發創作獨山玉,于是他毅然走上獨山玉的創作道路。

  獨山玉色調多樣,然而,張克釗常選用的卻是獨山玉黑白色的材料。他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也許看得最多的就是黑乎乎白茫茫的一片。所以,在創作上對黑白兩色的獨山玉有著無限的想象力,它不僅適合表現鄉村生活的情景,也適合表現自己生活成長的經歷。每當他凝神注目于一塊黑白料子時,自己小時候最熟悉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農村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田間地頭熱火朝天的勞動情景,婚嫁時的嗩吶聲聲……這不都是自己的模特嗎?這種特立獨行的創作特點,在藝術道路上讓他更加游刃有余。

  在創作中,張克釗把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對自然的謳歌,以及自己的喜怒哀樂統統融入手中的雕刻刀。不論是農家小院,桑麻舊事,還是小家碧玉,白發翁媼,都被他雕鏤成歲月的記憶,用雙手讓這種質樸的美感凝固成了一個永恒。

  張克釗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是獨山玉《恩愛百年》,該作品2003年獲河南省“陸子岡杯”銀獎。這是他帶著對已故母親的崇高敬意而創作的:寒夜,土屋,一對老夫妻的居家生活。燈光下,老人右手拿著煙袋,左手打著手勢,眉飛色舞,一足置于地,一足擱置于已經溢水在外的木盆上,正津津樂道地向跟前的老伴講述著……他把白色部分用作了兩位老人的面部雕刻。雖然只有黑白兩色,但對主題的表達、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以及感情的渲染,有著意想不到的出彩效果。作品取色之巧,立意之高,造型之美,韻味之濃,無不彰顯了他深厚的藝術素養和高超的雕琢工藝。

  張克釗在創作中一直是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表達,把思想和石頭吻合起來。

  張克釗曾經寫過一篇題為《獨玉如妻》的文章,那是他對獨山玉深厚感情的寫照。他覺得中國獨山玉既有白玉之溫潤文雅,又兼翡翠之亮麗華貴,其性樸,其質美,就如其發妻。正因為視玉若發妻,他才能用他淳樸的心,用他技藝高超的雕刻手法,用他的真情為人們刻劃了甜蜜往事的回憶。2009年南陽玉雕節上,張克釗的獨山玉作品《心路》獲得了當年“陸子岡杯”銀獎,作品表現了兩位藏民在朝圣途中的艱難跋涉,給人以極強的視覺震撼。

  張克釗認為,中國的玉文化和玉雕藝術之所以綿延不絕,歷久彌新,關鍵在于它有歷史傳承,有時代創新。傳承是玉文化和玉雕藝術的內在機制,創新才是玉文化和玉雕藝術的根本特征。張克釗躬身實踐這一真理,他的作品裝著滿滿的泥土馨香,帶著鄉村小路的一路風情,攜著一股樸實雋永的情愫,為我們打開了一幅中國風情的畫卷。【原標題:玉雕大師張克釗:獨玉如妻 把思想和石頭吻合起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1-12-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