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玉雕行業的一顆新星
2013/7/10 11:19:1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要是沒人介紹,怎么也看不出眼前這個憨厚的小伙子竟是位玉雕大師。當他拿出玉雕作品后,在場人員無不為之驚訝與折服。
生于1981年5月的劉曉波,自幼與石頭有緣。受家庭熏陶,他拿起石頭就去看、去想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在他眼里每塊石頭都是有生命的。2000年12月,父親把劉曉波送到鎮平縣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當學徒工。初進公司時,他既好奇又刻苦,見書就買,見畫就臨,不懂就問、見巧就學,深受師傅和同事們的喜愛。
機會是給好學上進的人準備的,他的成長受到了公司領導的關注。2003年的一天,公司找劉曉波談話,根據他的工作表現和技術情況,決定讓他擔任藝術設計。當天劉曉波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家人,父母兄弟都鼓勵他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更加刻苦地學習,要對得起公司領導的栽培。當夜,他失眠了,想了很多,下定決心刻苦鉆研,學藝有成。從那時起,他開始系統地對獨山玉的石質、紋理、結構、色彩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是俏色利用方面,他還有了自己的獨特領悟和創新。
一天,在車間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他發現了一塊綠色、紫色、黃斑色相間的石料,職業的習慣使他認真思索起來,突然眼前一亮,一種新奇的靈感迸發出來:綠色雕青蛙,黃斑色雕飛蛾,紫色雕泥土或石頭,一副田園捕捉飛蛾的構圖輪廓在他的腦海里逐漸清晰。不久,作品《捕》新鮮出爐,博得了眾多專家的好評。2004年該作品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這也為他以后的玉雕生涯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動力。
欣賞中,記者發現他的作品寫實感強,生活氣息濃厚,俏色利用巧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用心去對待每一塊石頭,用心靈與之溝通,在審石的過程中,深 思熟慮,反復琢磨,直到靈感出現。”這就是他近年來作品屢獲大獎的秘訣。據了解,他的作品《稻花香》獲河南省玉雕精品展評會金獎;《一葉知秋》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優秀作品獎;《先嘗為快》獲2005年“陸子岡杯”展評會金獎,《和諧家園》獲“天工獎”金獎……
面對成績和榮譽,鮮花和掌聲,劉曉波并沒有飄飄然,而是頭腦更加冷靜和清醒。他深知藝無止境的內涵,他滿懷信心地說,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能懼怕艱難和困苦,“我要用一顆至真至誠的心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在藝術的殿堂里寫下燦燦的詩篇。【原標題:劉曉波:玉雕行業的一顆新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鎮平網 2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