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設立了8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鎮平就是其中之一。鎮平縣的目標是:打造“中華玉都”。
三分之一的鎮平人會雕玉
走在鎮平,你會發現,這里是一片玉的海洋。在鎮平,每3個人中就有1人從事與玉產業相關的工作。
鎮平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說,鎮平的玉雕產業可考的歷史已超過了100年。目前,全縣大小玉雕加工企業有1萬多家,各類銷售門店2萬多個,從業人員10萬多人,年產值10億元左右。
“哪里有玉雕市場,哪里就有鎮平人的身影。在鄭州市大學路古玩市場,50%以上的經營戶都是我們鎮平人。”鎮平一雕刻大師仵凱說,從事玉器銷售的鎮平人幾乎遍布全國。
鎮平人生產的玉器產品中,擺件類玉器年產量占到全國的70%以上,掛件類產品產量占到全國的45%左右。
在鎮平,玉雕產業最出名的是石佛寺鎮。目前,該鎮玉雕專業村有13個,專業市場5個,各類玉雕加工企業6000多家,年產銷量達到1300多萬件。
由于玉雕加工業的興起,石佛寺鎮成為鎮平縣最富裕的鄉鎮。“石佛寺鎮家產上百萬元的簡直沒法統計,上千萬元的也大有人在。”石佛寺鎮副鎮長王崇說。
投資42億元打造玉市場
現在,鎮平縣確立了“一帶六點”思路。其中“一帶”是從縣城到石佛寺鎮總長13公里的共計5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域,“六點”是在這13公里周邊涉及6個鄉鎮(辦事處)的輻射區域。
“整個試驗區的面積規劃了30平方公里,在‘一帶’的范圍內要實現產業聚集區,而‘六點’將用玉雕專業村和專業戶形成新的產業點。 ”鎮平縣玉文化產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侯林曉表示,目前鎮平縣共規劃了50個項目,總投資將達到42.6億元,其中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的有6個項目,總投資 12億元。
此外,鎮平縣還建起了全國第一個玉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玉作坊區內,以泥塑和圖片形式生動地再現了從古到今不同時期玉雕工藝流程,展示玉雕加工業的源遠流長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玉石大觀展區里,120多種300多塊世界各地名貴玉料令人目不暇接。大師榜展區展現了我國四大制玉名人烈裔、邱處機、陸子岡、永甲的風采,它填補了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項空白。(記者 盧艷艷)【原標題:玉雕產業帶來豐厚回報 鎮平42億打造"中華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