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華玉都”河南省南陽市玉文化產業的發展報告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里的玉石名揚天下;
這是一片創業的沃土,這里的玉雕響遍全國;
這是一片希望的熱土,這里的人們懷揣夢想;
這是一片文化的樂土,這里玉文化正在綻放。
——引子
傳奇獨玉: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在豫、鄂、陜交界處,有一塊2.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是一塊令人神往之地。
這塊地方位于河南西南部,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它三面環山,素有南陽盆地之稱,人口1100萬。
這里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孕育出“科圣”張衡、“智圣”諸葛亮、“醫圣”張仲景、“商圣”范蠡,又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當代名人。
這里地處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優越地理位置,而成為戰略要地,毛澤東當年曾親筆寫下“中原我軍占領南陽”的新聞。
這些年,南陽的名字越來越響亮,南陽的個性越來越鮮明,這一切,皆因南陽一座“寶山”上的精美石頭。
這座“寶山”叫獨山,位于南陽城市北郊,山上自古產“玉石”——獨山玉,有“東方翡翠”之稱,是我國獨有的玉種。獨山玉質堅韌致密、細膩柔潤,色彩斑駁陸離。顏色綠、白、紅、黃、紫、藍應有盡有,能分成九大類100多種,其多彩性是其它玉種所無法比擬的。獨山玉雖不是翡翠,但其接近透明,翠綠色的硬度可與翡翠媲靚;獨山玉雖不是羊脂白玉,但玉質凝膩柔嫩,豐腴可人,頗具白玉品質。也正因為此,國人將獨山玉和新疆的和田玉、遼寧的岫玉、湖北的綠松石一起稱為中國四大名玉。
據專家介紹,南陽玉文化是中華玉文化發展的典型代表。獨山玉為玉中上品,楚人卞和所發現的“和氏璧”經多方考證可能為南陽獨玉所創,并以此演繹了“價值連城”、“完壁歸趙”和“傳國璽”的故事,顯示出獨山玉在中華玉文化中的顯赫地位。
從南陽市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獨玉鏟、獨玉璜等說明,6000年前古人就開始雕琢獨玉。漢代時,有了加工、雕刻玉器的聚居區,現在獨山腳下的沙崗店,留有漢代“玉街寺”的遺址。唐宋以后,南陽玉雕開始繁榮,明清時南陽玉雕品種已十分豐富。清代以后,南陽玉雕已形成一大行業。清末民國初年,鎮平縣石佛寺鎮有一位仵永甲,可謂一代宗師,他創作的《濟公》是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范,他的作品影響了幾代鎮平玉雕人。
說起獨山玉的傳奇,就不得不提被譽為“國之瑰寶”、重達3500公斤的“瀆山大玉海”。這是元世祖忽必烈為犒賞三軍而制,可儲酒30余石,現陳列于北京北海公園。
“瀆山大玉海” 渾雄博大、氣勢磅礴,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重量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中國劃時代的藝術珍品,也是世界寶玉石業發展史上罕見的杰作。大玉海整塊玉料由白色、綠色、紫色、黑色等多色玉組成,誕生700多年來,它到底是由什么玉石雕琢而成一直爭論不休。后來,在由文化部中國傳統促進會、亞洲珠寶聯合會等單位主辦的中華寶玉石文化高層論壇上,經過20余名國內知名玉器考古、收藏專家仔細觀察、研究,并與南陽的獨山玉樣品反得對比、鑒定,認定 “瀆山大玉海”玉料為獨山玉。至此,一樁“千古懸案”一錘定音,而獨山玉也因此受更多國人青睞。
據《河南省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初期,河南省玉雕業仍局限在南陽地區。50年代,經過互助組、生產合作社運動,把個體玉雕手工業者組織起來,建立了河南省工藝美術試驗廠、南陽玉器廠、南陽玉礦、鎮平縣玉器廠等。改革開放以來,久負盛名的南陽玉雕業吸引了大量的業內外人士,從而使獨山玉為更多的人所了解、欣賞和接受。
玉都探秘: 村村都有機器響,家家一片琢玉聲
“中國玉雕出鎮平,鎮平玉雕銷全國”。這是對“中國玉雕之鄉”的真實寫照,也是記者對鎮平玉雕的真切感受。
5月9日,中國南陽第九屆玉雕節暨國際玉文化博覽會在南陽舉行,記者來到南陽,實地感受了玉鄉的經濟發展和玉文化氛圍。
位于南陽市的鎮平縣,是中國最大的玉雕加工銷售集散地,素有“中國玉雕之鄉”美稱。如今,在這里,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規劃和南陽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目前的鎮平正在傾力打造“中華玉都”的宏偉目標,而國際玉城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國際玉城是一座集傳統文化與現代玉文化于一體的全球最大的玉文化展示、研究、傳播基地、大型影視基地和國際旅游購物公園。其建筑外觀為明清仿古建筑風格,總投資10億元,占地1300余畝,被列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如今,占地200畝的國際玉城一期工程已經建成,并且舉行了開市儀式。
據介紹,國際玉城項目全部建成后,使總建筑面積達60萬㎡,將新增3000家以上商戶入駐,新增年交易額30億元以上,市場品位、消費檔次、生態環境將得到全面提升。
在玉雕灣,記者最深切的印象就是這里的玉雕產業規模宏大,從業人員眾多,并且生興隆。
賀云振是石佛寺鎮一個地道的農民,原先,他靠種莊稼謀生,掙不了幾個錢。自從經營玉器后,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如今,他在鎮上建起了小樓,購買了小車,過起了比城里人還美的生活。
在鎮平縣,像賀云振這樣,靠經營玉雕富裕起來的農民,足有好幾萬。
據了解,目前,在鎮平縣的22個鄉鎮、辦事處,大部分都有玉雕加工業,以石佛寺、涅陽辦事處、玉都辦事處、晁陂、楊營、王崗等為代表的10個主要鄉鎮,村村可聞琢玉聲,戶戶可見玉生輝。有“中國玉雕第一鎮”之稱的石佛寺鎮,22個行政村,村村生產玉雕。
據鎮平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鎮平縣如今是全國最大的玉雕
生產加工集散地,除了獨山玉之外,其原材料來自國各地和緬甸、阿富汗等12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30萬人(其中縣外10萬人),各類加工企業(戶)12000家,各類經銷門店5000余家。鎮平縣城的玉雕大世界、石佛寺鎮的玉雕灣市場、翠玉至瑪瑙精品市場、榆樹莊玉鐲市場、賀莊擺件市場等專業市場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獨山玉揚名天下,但鎮平人不局限于此。鎮平玉雕采天下美玉為其所用,翠玉、碧玉、白玉、阿富汗玉、巴西瑪瑙等100多個玉料,應有盡有,另還有雜石、銅制品、古玩等,全世界所有的玉種在鎮平市場上均可看到產品。由傳統的四大